打退堂鼓
-
结构
动宾式成语
-
程度
常用成语
-
字数
四字成语
-
形式
ABCD式的成语
-
年代
古代成语
释义
退堂:指古代封建官吏坐堂问事完毕。封建官吏在退堂前;差役要打退堂鼓;表示停止办公或审理案件结束。现比喻跟人共同做事时中途退出。也比喻遇到困难或问题时;向后退缩。
出处
元 关汉卿《窦娥冤》第二折:“左右,打散堂鼓,将马来,回私宅去也。”
用法
打退堂鼓动宾式;作宾语;比喻遇到困难就中途退缩。
成语造句
我们做事一定要有恒心,不可以一遇到困难时,就打退堂鼓。
打字开头的成语
- 打着灯笼没处寻
- dǎ zhe dēng lóng méi chù xún
- 释义:比喻继续打击已经失败的坏人。
- 造句:至于“打落水狗”,则并不如此简单,当看狗之怎样,以及如何落水而定。(鲁迅《坟 论“费厄波赖”应该缓行》)
- 释义:打草时惊动伏在草中的蛇。原比喻惩治甲方以警告乙方或甲受到打击惩处;使乙感到惊慌。后多比喻行动不慎不严密而惊动对方。
- 造句:空自去“打草惊蛇”,倒吃他做了手脚,却是不好。(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二十九回)
- 释义:原指把各种感情或遭遇都看成是同一回事。现多指人与人相互间关系密切;如同一体。
- 造句:扬弃知识阶级的绅士身分,提高大众的鉴赏水准,这样打成一片,平民化,大众化。(朱自清《论通俗化》)
- 释义:转动磨子,反复不停。比喻向人有所要求献殷勤。
- 释义:故意装糊涂蒙骗人。
- 造句:他这是打马虎眼,麻痹我们大伙儿,假充好人,想混过这一关去!(老舍《华实春秋》)
鼓字结尾的成语
- 释义:见“偃旗息鼓”。
- 造句:慎列树三棚,相去数里,偃旗卧鼓。于中栅声鼓,三栅悉兵以击,贼众大乱。《旧唐书·伊慎传》
- 释义:①卷起军旗,停擂战鼓。指军队隐蔽行动,避免暴露目标。②比喻停止行动。
- 造句:秦显家的听了,轰去了魂魄,垂头丧气,登时掩旗息鼓,卷包而去。《红楼梦》第六二回
- 释义:偃:放倒;息:停止。原指秘密行军;不暴露目标。后用以指休战或不声不响停止行动。
- 造句:秦显家的听了,轰去了魂魄,垂头丧气,登时偃旗息鼓,卷包而去。(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六十二回)
- 释义:大规模地摇旗擂鼓(张:展开;铺排;旗鼓:古代作战时传达军令的用具)。原形容作成的规模和声势大;现泛指做事规模和声势很大。
- 造句:李参戎带著这些人陆续出了镇南关,便大张旗鼓,排齐队伍,浩浩荡荡的向前进发。(清 张春帆《宦海》第九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