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有成竹
-
结构
主谓式成语
-
程度
常用成语
-
字数
四字成语
-
形式
ABCD式的成语
-
年代
古代成语
释义
原指画竹子在动笔之前脑子里先有竹子的完整形象。现比喻做事情动手之前心里已有主意;有打算或有把握。成:完全的。
出处
宋 苏轼《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故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
用法
胸有成竹主谓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褒义。
辨析
胸有成竹和“心中有数”;都有“心中已有打算”的意思。但胸有成竹偏重于事前对问题已有全面的考虑和解决办法;或因心中有了主意而办事神态镇定;沉着;“心中有数”偏重于对客观情况已有所了解。
成语歇后语
心口窝生笋子;肚脐眼上长竹子;笔杆子吞进肚
成语造句
毛委员胸有成竹,决定马上向南去追赶部队。陈伯钧《毛主席率领我们上井岗山》
胸字开头的成语
- 释义:心里没有远大志向。
- 造句:至于回、革等人,实系凡庸之辈,胸无大志,三年来观望风色,动摇不前。(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第三十六章)
- 释义:肚子里没有一点墨水。旧指人没有文化。点:一点;比喻极小;墨:墨水;比喻学问。
- 造句:你别看他每天滔滔不绝的,实际是个胸无点墨的人。
- 释义:形容待人接物坦率真诚。城府:城市和官府;借指待人处事的心机。
- 造句:小姑娘天真烂漫,胸无城府,可以做个知心朋友。
- 释义:丘:山丘;壑:山沟。指绘画、作文时,心中已把握到了深远的意境。也比喻对事物的判断处置自有高下。
- 造句:毕竟戴大理胸有丘壑,听了此言,恍然大悟。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十一回
- 释义:坦白:坦率。形容心地纯洁,待人诚恳,光明正大。
- 造句:王朔《枉然不供》:“胸怀坦白,问心无愧,夜道遇鬼胆气壮,半夜敲门心不惊。”
竹字结尾的成语
- 释义:修:长。茂密高大的树林竹林。
- 造句:刚过了小桥曲水,又见些茂林修竹。(清 李汝珍《镜花缘》第七十二回)
- 释义:吹奏乐器。元·杨梓《霍光鬼谏》第一折:“只听的调弦品竹,甚的是论道经邦。”亦作“调丝品竹”、“调丝弄竹”、“调弦弄管”。
- 释义:丝、竹:弦乐、管乐的通称;豪竹:粗大的竹管制成的乐器。形容管弦乐声的悲壮动人。
- 造句:哀丝豪竹颂英烈,此是北昆跃进花。(茅盾《观北昆剧院初演〈红霞〉》)
- 释义:原指画竹子在动笔之前脑子里先有竹子的完整形象。现比喻做事情动手之前心里已有主意;有打算或有把握。成:完全的。
- 造句:毛委员胸有成竹,决定马上向南去追赶部队。陈伯钧《毛主席率领我们上井岗山》
- 释义:势:气势;威力;破竹:劈开竹子。气势就像劈竹子一样;劈开了头几节;下面各节就顺着刀势分开了。比喻打仗或工作毫无阻挡;节节胜利。
- 造句:关胜等众,乘势长驱,势如破竹,又克大谷县。(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九十九回)
- 释义:吹弹乐器,谙熟音乐。
- 造句:富贵的备了佳肴美酒,携妓傲游,弹丝品竹,直要闹到月落西山,方才人影散乱。清 刘璋《凤凰池》第四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