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利忘义
-
结构
连动式成语
-
程度
常用成语
-
字数
四字成语
-
形式
ABCD式的成语
-
年代
古代成语
出处
东汉 班固《汉书 樊郦滕灌靳周传》:“当孝文时,天下以郦寄为卖友。夫卖友者,谓见利而忘义也。”
用法
见利忘义连动式;作谓语、宾语、定语;含贬义。
辨形
“利”,不能写作“力”;“忘”,不能写作“妄”。
辨析
见利忘义和“利令智昏”;都含有“为私利而做坏事”的意思。有时可通用。不同在于:①见利忘义的“利”;一般指钱财或其他物质上的好处;“利令智昏”的“利”;一般指私利;范围广。②见利忘义有“忘义”;忘记正义的意思;“利令智昏”的“智昏”即头脑糊涂的意思。
成语造句
某与吕布同乡,知其勇而无谋,见利忘义。(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三回)
见字开头的成语
- 释义:看到鸡蛋,就希求蛋化为鸡,而来司晨报晓。比喻言之过早。
- 造句:今徒学语其圣德,而不知圣之所以德,可谓见卵而求时夜,见弹而求鸮炙,何其造次哉。宋 张君房《云笈七签 坐忘论》
- 释义:见到有利可图的事就想到道义。形容人无贪欲;廉洁自守。
- 造句:四曰廉,见利思义也。(三国蜀 诸葛亮《心书 谨候》)
- 释义:对同一个问题,不同的人从不同的立场或角度有不同的看法。
- 造句:《易》道广大,无所不包,见智见仁,理原一贯。(清 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卷六)
- 释义:见到从来未见到的。形容所见者颇为新奇。
- 造句:许多奇事,则见所未见,闻所未闻。(毛泽东《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
- 释义:微:微小;著:明显。看到一点苗头;就知道它的实质和发展趋势。
- 造句:明智的人善于见微知著,从而做出科学的论断,于是便成了所谓的未卜先知。
- 释义:比喻设圈套诱骗。
- 造句:则怕他指山卖磨,见雀张罗,满口儿如蜜钵,心如逝波。(《红梨记 踏月》)
义字结尾的成语
- 释义:个人本身的利益应该高于一切的道德学说或原则,道德的自私自利。
- 造句:丁玲《1930年春上海》:“一些感伤主义,个人主义,没有出路的牢骚和悲哀!”
- 释义:惇:重视;信:诚实。遵守信用,深明道义。
- 造句:像这样惇信明义的人不多见了
- 释义:背:违背。信:信用;弃:丢弃;义:道义。不讲信用。不讲道义也作“弃信忘义”。
- 造句:背信弃义是插在我背上的一把尖刀。(曹禺《王昭君》第五幕)
- 释义:急:急于;公:公众;好:喜好;义:义举。热心公益;见义勇为。
- 造句:他急公好义,乐于帮助有困难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