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保于信

民保于信

  • 结构
    主谓式成语
  • 程度
    成语
  • 字数
    四字成语
  • 形式
    ABCD式的成语
  • 年代
    古代成语
拼音

mín bǎo yú xìn

释义

指执政的人有信还要有义,才能受到人民拥护。

出处

《左传·定公十四年》:“谚曰:‘民保于信。’吾以信义也。”

用法

民保于信作宾语、定语;用于劝诫人。

繁体

民保於信

民字开头的成语
  • 释义:殷:殷实,富足;阜:丰富。国家人民殷实富裕。
  • 造句:今刘璋暗弱,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三十八回
  • 释义:指执政的人有信还要有义,才能受到人民拥护。
  • 释义:人民的心意不一致。
  • 造句:永与陛下系出同宗,乃独僭称尊号,煽动华夷,惑民视听……今若不先加除灭,恐民心不壹,后患方长,怎得谓不足深忧!蔡东藩《两晋演义》第七十五回
  • 释义:人情事理。
  • 释义:人民富裕,国家强盛。
  • 造句:我们中国现在可以说是民富国强了
  • 释义:国家经济和人民生活。
  • 造句:旧章既失,便新不成新,旧不成旧,一物一器,尚不适用,何况那政治上的事,关系民生国计的呢?(清 颐琐《黄绣球》第七回)
信字结尾的成语
  • 释义:如果以为我的话不真实。
  • 释义:指背弃道义,不守信用。
  • 造句:我根本就没有料到,希特勒竟发狂到这样的地步,在一年以前就背义负信,开始去侵犯苏联。郭沫若《笑早者,祸哉》
  • 释义:比喻宁可失去粮食而饿死,也要坚持信义。
  • 造句:《梁书·侯景传》:“或杀身成名,或去食存信,比性命于鸿毛,等节义于熊掌。”
  • 释义:小表忠心,小讲信用。多指借此所采取的手段。
  • 造句:《清史稿·世祖纪》:“小忠小信,固结主心,大憝大奸,潜持国柄。”
  • 释义:背离信义。谓不讲道义,不守信用。倍,通“背”。
  • 释义:后用以表示坚守信约。
  • 造句:俞陛云《唐五代两宋词选释》:长守尾生抱柱之信,拼减沈郎腰带之围,真情至语。惠淇源《婉约词》六
大师微信

微信扫一扫

qmwzxfu123 复制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