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然处之

泰然处之

  • 结构
    偏正式成语
  • 程度
    常用成语
  • 字数
    四字成语
  • 形式
    ABCD式的成语
  • 年代
    近代成语
拼音

tài rán chǔ zhī

释义

形容遇事镇定自如。也指对事不放在心上;采取无所谓的态度。

出处

《续资治通鉴 元顺帝至正十七年》:“而陛下乃泰然处之,若承平无事,此事安逸所以为根本之祸者也。”

用法

泰然处之偏正式;作谓语、宾语;含褒义。

辨形

“泰”,不能写作“太”。

辨析

泰然处之和“泰然自若”;都形容沉着镇定;不慌不忙。但泰然处之的“之”是指困难和危急;“泰然自若”没有此意。

繁体

泰然處之

近义词
反义词
成语造句

老东山已松开孙若西,他平了平气,眼睛半闭,泰然处之,稳立不动。(冯德英《迎春花》第二十二章)

泰字开头的成语
  • 释义:好的到了极点,坏的就来了。
  • 释义:倒拿着剑,把剑柄给别人。比喻把大权交给别人,自己反受其害。
  • 释义:形容遇事镇定自如。也指对事不放在心上;采取无所谓的态度。
  • 造句:老东山已松开孙若西,他平了平气,眼睛半闭,泰然处之,稳立不动。(冯德英《迎春花》第二十二章)
  • 释义:泰然:镇静的样子;自若:跟平常一样。形容碰上意外、严重或紧急的情况;能沉着镇静;不慌不忙。
  • 造句:施天福坦率地注视郑成功,泰然自若地摇头。(华而实《汉衣冠》三)
  • 释义:比喻轻重相差极大。
  • 造句:因为这对她是无比重要的荣辱关头,错过这一刻,也许就死不成;就是死成了,泰山鸿毛之间,评价大不相同。(高阳《清官册》第二章)
  • 释义:象泰山崩塌,梁木毁坏一样。比喻伟人死亡。
  • 造句:当此国基未固,人才消乏之秋,近者如斯,将谁与支撑危局?泰山梁木,同人等悲不自胜。(蔡东藩、许廑父《民国通俗演义》第二十二回)
之字结尾的成语
  • 释义:犹言要而言之。概括地说,简单地说。
  • 造句:要而论之,法者天下之公器也,变者天下之公理也。梁启超《论不变法之害》
  • 释义:姑:姑且;妄:随便。姑且随便说说;不一定有什么道理。多用做自谦之辞。
  • 造句:这不过姑妄言之罢了,哪一个能办这件事?(《九命奇冤》第二十九回)
  • 释义:谓不顾而去。
  • 造句:金玉舟《赵匡胤》第二章:“愚兄怎忍心就此一走了之?”
  • 释义:笑一笑就算了事。表示不予重视。
  • 造句:王朔《我是“狼”》:“那个人确实是个冒牌货,但他网罗的一些事实又是那么不容置疑,我们不得不慎重对待而不能一笑了之。”
  • 释义:对某人或某些事物心里很仰慕。
  • 释义:俳优:旧指演戏的人;畜:畜养。当作演戏逗乐来畜养他。指古时皇帝对文人的态度。
  • 造句:鲁迅《从帮忙到扯淡》:“后来却不过叫他献诗作赋,‘俳优畜之’,只在弄臣之列。”
大师微信

微信扫一扫

qmwzxfu123 复制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