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地摇山

拔地摇山

  • 结构
    成语
  • 程度
    成语
  • 字数
    成语
  • 形式
    ABCD式的成语
  • 年代
    成语
拼音

bá dì yáo shān

繁体

拔地搖山

拔字开头的成语
  • 释义:指受轻微损失而能有利于世人。
  • 造句:只“平生几两屐”细味之亦疏;而“拔毛济世”事,尤牵强可笑。以予观之,此乃俗子谜也,何足为诗哉!金·王若虚《滹南诗话》卷三
  • 释义:指动武。
  • 造句:但当他们一看到侵略者公然拔刀相向的时候,他们丝毫也不动摇地采取了伟大的中国人民在这样场合所惟一可能而且必须采取的办法。《人民日报》1951.1.11
  • 释义:同“拔萃出类”。指高出众人。
  • 造句:任待要片时间拔类超群,则除是三般儿结果收因。元汤式《一枝花·劝妓女从良》套曲
  • 释义:旗:旗帜;易:换。拔掉别人的旗子,换上自己的旗子。比喻取而代之。
  • 造句:我已经无能为力了,趁早拔旗易帜,让别人干吧
  • 释义:帜:旗帜;易:换。比喻推翻别人,自己占有。
  • 造句:如今这里已拔帜易帜,另换新主了。
  • 释义:想选拔十个,结果只选得五个。指选拔人才不容易。
  • 造句:夫吏部尚书、侍郎,以贤而授者也,岂不能知人?如知之难,拔十得五,斯可矣。(《新唐书 张九龄传》)
山字结尾的成语
  • 释义:薄:迫近;西山:泛指西边的高山。太阳快落山了。比喻人已经衰老或事物衰败腐朽;临近死亡。
  • 造句:君须听取:怕日薄西山,易生愁阻。(明 瞿佑《剪灯新话 爱卿传》)
  • 释义:摇动大海,拔起高山。形容人的力气非常大。
  • 释义:形容极其平安稳固。同“安如泰山”。
  • 造句:夜宿丈人之馆,安若泰山。宋 周密《齐东野语》卷十七
  • 释义:像泰山一样重。比喻意义很大或分量很重。泰山:我国名山;五岳之首。
  • 造句:为人民而死重于泰山。
  • 释义:扛:双手举起。拔起大山,举起重鼎。形容力气很大。
  • 造句:有扛鼎拔山之勇,经文纬武之才。(明 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七十二回)
  • 释义:渡过大海,攀登高山。形容旅程的艰苦,也形容行程连绵不断。亦作“涉水登山”。
大师微信

微信扫一扫

qmwzxfu123 复制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