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识之无

不识之无

  • 结构
    动宾式成语
  • 程度
    常用成语
  • 字数
    四字成语
  • 形式
    ABCD式的成语
  • 年代
    古代成语
拼音

bù shí zhī wú

释义

识:认识。形容人不识字,文化水平很低。

出处

唐 白居易《与元九书》:“仆始生六七月时,乳母抱弄于书屏下,有指‘无’字、‘之’字示仆者,仆虽口未能言,心已默识。”

用法

不识之无动宾式;作谓语、定语;形容人不识字。

繁体

不識之無

近义词
反义词
成语造句

清·魏秀仁《花月痕》第23回:“白面书生心不辨菽麦,目不识之无,依草附木,云蒸龙变。”

不字开头的成语
  • 释义:不说话,不出声。
  • 造句:这是试探咱,要是咱不声不响,以后开会就不再咱啰。柳青《狠透铁》三
  • 释义:不义:不正当;不合理。不应该得到的或以不正当的手段获得的钱财。
  • 造句:这不义之财,犬豕不顾,谁人要你的!(明 冯梦龙《古今小说》第二十二卷)
  • 释义:识:懂得;大体:重要的道理;关系全局的道理。指不能认清大局;不懂得做事、处理问题从整体和长远利益出发。
  • 造句:上斥为不识大体,仍谕内监在外生事者听人责惩。(《清史稿 高宗本纪》)
  • 释义:适:适应;时宜:当时的需要。不符合时势和趋势。
  • 释义:伦:类。既不像这一类;也不像那一类。形容不正派或不规范。也指将互不相关的事物拿来作比拟。
  • 造句:王夫人听了,早知道来意了。又见他说的不伦不类,也不便不理他。(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六十七回)
  • 释义:不完善的地方。
  • 造句:孙犁《我和青年作家》:“谈了他们各自的优点,也多少谈了不足之处。”
无字结尾的成语
  • 释义:形容事物不清晰或关系不亲密。
  • 造句:她很清楚,他对她早已若有若无,不放在心上了。沙汀《淘金记》八
  • 释义:称:适合,相符。与家庭经济情况相符。指办理婚、丧等事不可过奢或过俭。
  • 造句:乃遗书喻其子曰:“尔当营治丧具,称家有无。”(明 赵弼《新繁胡大尹传》)
  • 释义:宁:宁愿。宁愿相信它有,不可相信它没有。指做事要有充分的准备。
  • 造句:巴金《谈》:“高家的太太们不一定相信,也不一定不相信,但是他们‘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
  • 释义:视:看待。把有这回事看得就像没有这回事一样。形容不当一回事。
  • 释义:识:认识。形容人不识字,文化水平很低。
  • 造句:清·魏秀仁《花月痕》第23回:“白面书生心不辨菽麦,目不识之无,依草附木,云蒸龙变。”
  • 释义:之、无:指最简单的字。形容识字不多。
  • 造句:丰子恺《告缘缘堂在天之灵》:“以最廉价广销各地,使略识之无的中国人都能了解。”
大师微信

微信扫一扫

qmwzxfu123 复制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