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意孤行

一意孤行

  • 结构
    偏正式成语
  • 程度
    常用成语
  • 字数
    四字成语
  • 形式
    ABCD式的成语
  • 年代
    古代成语
拼音

yī yì gū xíng

释义

不接受人家的劝告;顽固地坚持自己的主观意见去做(行:行动;做)。

出处

西汉 司马迁《史记 酷吏列传》:“禹为人廉倨。为吏以来,舍无食客。公卿相造请禹,禹终不报谢,务在绝知友宾客之请,孤立行一意而已。”

用法

一意孤行主谓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

辨形

“孤”,不能写作“狐”。

辨析

一意孤行与“独断专行”、“专横跋扈”;都有“不考虑别人意见。办事主观蛮干”的意思。不同在于:(一)“专横跋扈”含有“蛮横、霸道”的意思;语气较重;一般只用于掌权者;一意孤行和“独断专行”;多形容缺乏民主作风;语气较轻;而且不限于当权者;一般人也可用;应用范围较宽。(二)一意孤行和“独断专行”的不同在于一个“断”字。“独断专行”表示“独立作决定和行事”;一意孤行本身不含“断”;只含有“按自己的意愿行事。”

成语谜语

思思想想一人走

成语造句

皇上和杨文弱、高起潜虽有意与虏议和,但迫于臣民清议,尚不敢公然一意孤行,与虏订城下之盟。(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三章)

一字开头的成语
  • 释义:当:相当。一个人抵挡十个人。形容军队英勇善战。
  • 造句:清·吴璿《飞龙全传》第四回:“怎当那生力军兵,一以当十,勇力异常,焉能得脱?”
  • 释义:指很少的一两句话。
  • 造句:为一言半语,受千辛万苦。(元 尚仲贤《柳毅传书》第一折)
  • 释义:一个人得道面仙,全家连鸡、狗也都随之升天。比喻一个人做了官,和他有关系的人也都跟着得势。
  • 造句:跟在王团长身后的亲兵爱将,大部分是姓王的,照他手下的说法,这就是俗话所说的,“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 释义:一箭的射程。比喻不很远的距离。
  • 造句:他的射击技术,只能达到一箭之地。
  • 释义:通通。
  • 造句:茅盾《昙》:“我就一股脑儿告诉了父亲。”
  • 释义:见“一手一足”。
行字结尾的成语
  • 释义:节俭:节省,节约;躬:亲自。生活俭朴,以身作则。
  • 释义:见“瑰意琦行”
  • 释义:谓选择有益的事去做。
  • 造句:《敦煌变文集·降魔变文》:“瞿昙何如磁六师?择善而行应好事。”
  • 释义:迟迟:慢慢地。原指慢慢考虑考虑再走。形容恋恋不舍地离开。
  • 释义:每句话,每个行动。
  • 造句:钱钟书《猫》:“从此他一言一行都求跟自己眼睛的风度调和一贯。”
  • 释义:指施禁则止,出令则行。同“令行禁止”。
大师微信

微信扫一扫

qmwzxfu123 复制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