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长补短
-
结构
连动式成语
-
程度
常用成语
-
字数
四字成语
-
形式
ABCD式的成语
-
年代
古代成语
出处
《孟子 滕文公上》:“今滕绝长补短,将五十里也,犹可以为善国。”
辨析
取长补短和“扬长避短”;都含有“取长处;避短处”的意思。但取长补短偏重在“补”;指用长处弥补短处;强调“吸取别人的长处”的意思;“扬长避短”偏重在“避”;指避免短处;对“长处”还有“发扬”的意思。
成语造句
外来干部和本地干部各有长处,也各有短处,必须互相取长补短,才能有进步。毛泽东《整顿党的作风》
取字开头的成语
- 释义:古代国家的一种自视正义的对外策略。谓夺取政治荒乱的国家,保全将亡的国家。
- 释义:比喻取得别人的信赖。
- 造句:她努力在表现,希望能取信于人
- 释义:精:精华。用:采用;享用。宏:通弘;大。从大量的事物中取其最好的。
- 造句:朱自清《文选序》:“读书多的,取精用宏,自然深了,读书少的便不能如此。”
短字结尾的成语
- 释义:指人一到无路可走的时候,思想迟钝,办法也就不多了。同“人穷智短”。
- 造句:明·冯梦龙《喻世明言》第二卷:“常言‘人贫智短’,他恁地贫困,如何怪得他失张失智?”
- 释义:犹苛求责备。
- 造句:清·李百川《绿野仙踪》第73回:“每食须二十余桌,还要嫌长道短,打碗摔盘。”
- 释义:仔细地问,表示关心。
- 造句:鲁迅《南腔北调集·谁的矛盾》:“偏要当他百科全书,问长问短,问天问地。”
- 释义:议论别人的是非好坏。
- 造句:我们不要对别人论长道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