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诸四夷

放诸四夷

  • 结构
    成语
  • 程度
    成语
  • 字数
    成语
  • 形式
    ABCD式的成语
  • 年代
    成语
拼音

fàng zhū sì yí

放字开头的成语
  • 释义:见“放浪不羁”。
  • 释义:放歌:高声歌唱;纵酒:任意饮酒,不加节制。尽情歌唱,放量地饮酒。形容开怀畅饮尽兴欢乐。
  • 释义:放诞:行为放肆,语言荒唐;任气:放纵意气。比喻言行放纵、任性,不守规矩。
  • 释义:指打猎。
  • 造句:忽一日带了二三百家将,往乡村打围作乐,一路来到一个地方,名为孟家庄。一众人放鹰逐犬。清·钱彩《说岳全传》第三十二回
  • 释义:指老人娶妻,有意不加管束,希望能怀孕,从而得到名份上的儿子。
  • 造句:放羊拾柴的典故很少有人知道
  • 释义:羁:约束。放纵任性,不加检点,不受约束。
  • 造句:他是个放浪不羁的人,便辞了职,游山水,喝酒,作诗。(朱自清《诗第十二》)
夷字结尾的成语
  • 释义:原指将险阻化为平坦;后多指使危险转变为平安。夷:平坦;平安。
  • 造句:除夕遇险的一幕,自然又回忆起来,但我们这一次是化险为夷了,虽然费了一些周折。(郭沫若《革命春秋 南昌之一夜》)
  • 释义:夷:旧时泛指外族或外国。利用外族或外国之间的内部矛盾;使其相互冲突;削弱其力量。
  • 造句:鲁迅《伪自由书 以夷制夷》:“我还记得,当去年中国有许多人,一味哭诉国联的时候,日本的报纸上往往加以讥笑,说这是中国祖传的以夷制夷的老手段。”
  • 释义:利用外族或外国之间的矛盾,使其互相冲突,削减力量,以便控制或攻伐。
  • 释义:夏,诸夏,古代中原地区周王朝所分封的各诸侯国;夷,指中原地区以外的各族。以诸夏文化影响中原地区以外的僻远部族。
  • 造句:蔡东藩《慈禧太后演义》第13回:“平时守着用夏变夷的古训,把新政、新学批驳得一钱不值。”
  • 释义:王:指周王朝;尊王:尊重周王室;攘:排斥;夷:我国古代对东方各民族的泛称。效忠统治者排除少数民族侵扰。
大师微信

微信扫一扫

qmwzxfu123 复制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