赴险如夷

赴险如夷

  • 结构
    成语
  • 程度
    成语
  • 字数
    成语
  • 形式
    ABCD式的成语
  • 年代
    成语
拼音

fù xiǎn rú yí

繁体

赴險如夷

赴字开头的成语
  • 释义:赴:去;走向;汤:开水;蹈:踩。投入沸水;踏上烈火。比喻奋不顾身;不避艰险。
  • 造句:有三个人,义胆包身,武艺出众,敢赴汤蹈火,同死同生。(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十五回)
  • 释义:赴:去,走向;汤:开水。沸水敢蹚,烈火敢跳。比喻奋不顾身,不避艰险。
  • 释义:赴:前往;蹈:踩;汤:热水。形容不畏艰难险阻,奋不顾身。
  • 造句:明·张居正《乞鉴别忠邪以定国是疏》:“臣是顾命大臣,义当以死报国,虽赴蹈汤火,皆所不避。”
  • 释义:赴:去,走向;汤:开水。沸水敢蹚,烈火敢跳。比喻奋不顾身,不避艰险。
  • 造句:清·无名氏《刘公案》第44回:“小的蒙爷高抬举,赴汤投火亦甘心。”
夷字结尾的成语
  • 释义:夷:旧时泛指外族或外国。利用外族或外国之间的内部矛盾;使其相互冲突;削弱其力量。
  • 造句:鲁迅《伪自由书 以夷制夷》:“我还记得,当去年中国有许多人,一味哭诉国联的时候,日本的报纸上往往加以讥笑,说这是中国祖传的以夷制夷的老手段。”
  • 释义:原指将险阻化为平坦;后多指使危险转变为平安。夷:平坦;平安。
  • 造句:除夕遇险的一幕,自然又回忆起来,但我们这一次是化险为夷了,虽然费了一些周折。(郭沫若《革命春秋 南昌之一夜》)
  • 释义:利用外族或外国之间的矛盾,使其互相冲突,削减力量,以便控制或攻伐。
  • 释义:夏,诸夏,古代中原地区周王朝所分封的各诸侯国;夷,指中原地区以外的各族。以诸夏文化影响中原地区以外的僻远部族。
  • 造句:蔡东藩《慈禧太后演义》第13回:“平时守着用夏变夷的古训,把新政、新学批驳得一钱不值。”
  • 释义:王:指周王朝;尊王:尊重周王室;攘:排斥;夷:我国古代对东方各民族的泛称。效忠统治者排除少数民族侵扰。
大师微信

微信扫一扫

qmwzxfu123 复制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