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山之攻
-
结构
成语
-
程度
成语
-
字数
成语
-
形式
ABCD式的成语
-
年代
成语
他字开头的成语
- 释义:别的山上的石头。比喻能帮助自己提高见识改正缺点、错误的外力。
- 造句:江陵之书院,或亦他山之石,而讲学聚徒,诚不可以不慎也。
- 释义:在远里家乡的地方碰到了老朋友。指使人高兴的事。
- 造句:老残,我多时不见你的诗了,今日总算‘他乡遇故知’,您也该做首诗,我们拜读拜读。清 刘鹗《老残游记》第十二回
- 释义:故知:老朋友,熟人。在异地遇到老朋友或熟人。
- 释义:指远离家乡的外地。
- 造句:少长周旋,如有贤哲,每相狎侮,不加礼敬;他乡异县,微借风声,延颈企踵,甚于饥渴。(南北朝 颜之推《颜氏家训》卷第二)
攻字结尾的成语
- 释义:原指对远方国家联合;对邻近国家攻占的外交策略。后来指利用关系转较远的力量来攻击眼前对手的处世手法。
- 造句:莫若以纳辽之币归之于金,坐复燕云故土,正合远交近攻之计。(清 陈忱《水浒后传》第七回)
- 释义:大举:重大的行动。大规模出兵,向敌方进攻。
- 造句:敌人大举进攻,红军奋起反抗
- 释义:用防御作为击破敌人的手段。
- 造句:我军决定暂时以守为攻,消耗敌人兵力,然后再集中力量突过河去,全歼敌人。李天银《扼住敌人的咽喉》
- 释义:古时兵法,谓以十敌一则围歼之,以五敌一则攻击之。
- 造句:什围伍攻兵法存,发踪指示知何人。明·詹同《出猎图》诗
- 释义:兵力超过敌人十倍就可以包围它,超过五倍就可以攻击它。
- 造句:南朝·宋·范晔《后汉书·袁绍传上》:“兵书之法,十围五攻,敌则能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