败寇成王
-
结构
成语
-
程度
成语
-
字数
成语
-
形式
ABCD式的成语
-
年代
成语
败字开头的成语
- 释义:败坏道德和操守。
- 造句:请不要干此败德辱行的事情
- 释义:打了败仗的将领。现多用于讽刺失败的人。
- 造句:败军之将,荷蒙厚恩,无可以报,愿施犬马之劳,不须张弓只箭,径取成都。(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六十三回)
- 释义:败:衰败。残:凋残。凋残的柳树,残败了的花。旧时用以比喻生活放荡或被蹂躏遗弃的女子。
- 造句:熊召政《张居正》第三卷第20回:“这虎踞龙盘云蒸霞蔚的社稷江山,这钟鸣鼎食锦衣玉馔的朱明皇族,恐怕早就成了异族铁蹄下的败柳残花。”
- 释义:犹言房毁墙坍。形容村舍荒凉。
- 造句:地震过后,到处都是败井颓垣
王字结尾的成语
- 释义:帝:帝王;王:君王。比喻凭借势力,飞扬跋扈,独断专行,狂妄自大。
- 造句:宋·刘克庄《魏志》诗:“称帝称王非一个,国家不可便无孤。”
- 释义:俗语,比喻没有能人,普通人物亦充当主要角色。同“山上无老虎,猴子称大王”。
- 释义:本指上古道德智能卓越的君主。后泛称历代英明的帝王。
- 造句:自古圣帝明王、忠臣烈士,各令所在长吏以礼致祭。唐陆贽《贞元九年冬至大礼赦制》
- 释义:二帝:唐尧、虞舜;三王:夏禹、商汤、周文王。指古代帝王。
- 造句:唐 韩愈《送浮屠文畅师序》:“如吾徒者,宜当告之以二帝三王之道。”
- 释义:指一方面具有圣人的才德,一方面又能施行王道。这是道家的政治思想。
- 造句:明·李贽《四书评·大学》:“真正学问,真正经济,内圣外王,具备此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