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雀伺蝉
-
结构
主谓式成语
-
程度
成语
-
字数
四字成语
-
形式
ABCD式的成语
-
年代
古代成语
释义
螳螂正要捉蝉,不知黄雀在它后面正要吃它。比喻祸事临头还不知道。
出处
汉 刘向《说苑 正谏》:“螳螂委身曲跗欲取蝉,而不知黄雀在其傍也。黄雀延颈欲啄螳螂,而不知弹丸在其下也。”
成语造句
南朝·梁元帝《荆州放生亭碑》:“譬如黄雀伺蝉,不知随弹应至。”
黄字开头的成语
- 释义:黄杨:树木名;厄:困苦;闰:闰年。旧时传说,黄杨木难长,遇到闰年,非但不长,反而会缩短。比喻境遇困难。
- 造句:清·梁绍壬《两般秋雨庵随笔·王澹音》:“《病中述怀》云:‘愁如碧草逢春长,身似黄杨厄闰频,’颇见风骨。”
- 释义:黄色的龙袍穿到身上。指被拥立为帝王。
- 造句:黄袍加身御海宇,五代纷争从此休。(清 陈忱《水浒后传》第一回)
- 释义:面容憔悴的样子。
- 造句:我我我折倒的骨捱身似柴蓬,是是是俺可也病恹恹黄干黑廋。元 无名氏《千里独行》第二折
- 释义:黄发儿童,白发老人。泛指老人与孩子。
- 造句:清·李渔《无声戏》第六回:“合郡男人,无论黄童白叟,没有一个不来。”
- 黄梁美梦
- huáng liáng měi mèng
- 释义:黄米饭尚未蒸熟,一场好梦已经做醒。原比喻人生虚幻。后比喻不能实现的梦想。
- 造句:他规划的远景不过是黄梁美梦罢了。
蝉字结尾的成语
- 释义:螳螂正要捉蝉,不知黄雀在它后面正要吃它。比喻祸事临头还不知道。
- 造句:南朝·梁元帝《荆州放生亭碑》:“譬如黄雀伺蝉,不知随弹应至。”
- 释义:噤:闭口不作声;若:像;寒蝉:深秋的知了。不作声像深秋的知了一样。形容有顾虑不敢说话。
- 造句:他的话完了,台下有几个人拚命地高声鼓掌,而更多的人却噤若寒蝉、面面相觑。(杨沫《青春之歌》第二部第三十八章)
- 释义:仗马:皇宫仪仗中的立马。象皇宫门外的立仗马和寒天的知了一样。比喻一句话也不敢说。
- 造句:一般仗马寒蝉,反得各居显要,尸位素餐,未免好恶倒置,令人不解。(《晚清文学丛钞 冷眼观》第三十回)
- 释义:寒蝉:冬天的蝉不叫。自己同寒天的蝉一样,比喻闭口不说话
- 释义:蝉:知了。螳螂捉蝉,不知潜在危险。比喻目光短浅。
- 造句:高阳《胡雪岩全传·平步青云》下册:“小狗子哪知道‘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听得声音,转脸来看。”
- 释义:春天蛙叫,秋天蝉鸣。比喻喧闹夸张、空洞无物的言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