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之桑榆

收之桑榆

  • 结构
    紧缩式成语
  • 程度
    常用成语
  • 字数
    四字成语
  • 形式
    ABCD式的成语
  • 年代
    古代成语
拼音

shōu zhī sāng yú

释义

《后汉书 冯异传》:“始虽垂翅回溪,终能奋翼黾池,可谓失之东隅,收之桑榆”。谓初虽有失,而终得补偿。后以“收之桑榆”谓事犹未晚,尚可补救。

出处

《后汉书·冯异传》:“始虽垂翅回溪,终能奋翼黾池,可谓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用法

收之桑榆作宾语、定语;常与“失之东隅”连用。

繁体

収之桑榆

近义词
成语造句

鲁迅《后记》:“这于我是很不好的,所以赶紧订正宁此,庶几‘收之桑榆’云。”

收字开头的成语
  • 释义:指用金钱、感情等笼络人心。
  • 造句:宗璞《东藏记》第七章:“有这么多钱,还有用这钱收买人心的活动,只能说明政府的腐败。”
  • 释义:见“收离纠散”。
  • 释义:见“收因结果”。
  • 释义:谓了却前缘,得到结果。旧有因果报应之说,谓前有因缘则必有相对的后果。
  • 释义:《后汉书 冯异传》:“始虽垂翅回溪,终能奋翼黾池,可谓失之东隅,收之桑榆”。谓初虽有失,而终得补偿。后以“收之桑榆”谓事犹未晚,尚可补救。
  • 造句:鲁迅《后记》:“这于我是很不好的,所以赶紧订正宁此,庶几‘收之桑榆’云。”
  • 释义:喻停止活动。
榆字结尾的成语
  • 释义:《后汉书 冯异传》:“始虽垂翅回溪,终能奋翼黾池,可谓失之东隅,收之桑榆”。谓初虽有失,而终得补偿。后以“收之桑榆”谓事犹未晚,尚可补救。
  • 造句:鲁迅《后记》:“这于我是很不好的,所以赶紧订正宁此,庶几‘收之桑榆’云。”
  • 释义:夕阳斜照在桑树和榆树顶端,一派黄昏景象。比喻晚年的时光。桑榆,古人以为是日所入处。
  • 造句:人都道暮景桑榆,合有些峥嵘气象。可正是乐极生悲,今日个泰来否往。元·宫大用《范张鸡黍》第四折
  • 释义:比喻垂老之年。
  • 释义:犹日薄西山。比喻老年的时光。
  • 释义:东隅:东方日出处,指早晨;桑、榆:指日落处,也指日暮。比喻开始在这一方面失败了,最后在另一方面取得胜利。
  • 造句:谷城之变,朕还是不肯治他的罪,仍望他“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第十九章
大师微信

微信扫一扫

qmwzxfu123 复制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