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肤之痛
-
结构
偏正式成语
-
程度
常用成语
-
字数
四字成语
-
形式
ABCD式的成语
-
年代
古代成语
释义
切肤:切身。指与自身关系密切。比喻亲自感觉的痛苦。
出处
明 王守仁《传习录》中卷:“独其切肤之痛,乃有未能然者,辄复云云尔。”
用法
切肤之痛偏正式;作主语、宾语;含贬义,比喻感受深切。
切字开头的成语
- 释义:切齿:咬紧牙齿;腐心:形容心中极恨。形容愤恨到极点。
- 造句: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97回:“寡人念先王之仇,切齿腐心!”
- 释义:切肤:切身。指与自身关系密切。比喻亲自感觉的痛苦。
- 造句:对日本帝国主义的暴行,他有着切肤之痛。
- 释义:切:指加工骨头;磋:指加工象牙;琢:指加工玉石;磨:指加工石头。原指对玉石、象牙等的细加工;现指讨论问题;取长补短。
- 造句:盖以朋友之臧否,文艺之优劣,切磋琢磨,匪朝伊夕,抑扬去就,与众共之。(五代 王定保《唐摭言》卷一)
- 释义:指私下小声说话。
- 造句:钱钟书《围城》:“碰见一桩趣事,想起一句,他就拿笔在纸上跟唐小姐切切私语。”
痛字结尾的成语
- 释义:形容浑身病痛。
- 造句:清·曹雪芹《红楼梦》第102回:“如今我的身子是十病九痛的,你二嫂子也是三日好两日不好。”
- 释义:比喻兄弟友爱。
- 造句:同心一意,顿兴灸艾分痛之真情;因病生怜,遂起借花献佛之妄念。明李贽《代常通病僧告文》
- 释义:剥:剥去。肤:皮肤。指受害极深而引起的痛苦。
- 造句:我不想再有剥肤之痛
- 释义:《汉书·郊祀志上》:“黄帝采首山铜,铸鼎于荆山下。鼎既成,有龙垂胡涘下迎黄帝。黄帝上骑,群臣后宫从上龙七十馀人,龙乃上去……百姓卬望黄帝既上天,乃抱其弓与龙涘号。”后因以“龙胡之痛”指丧亲之痛。
- 造句:顾此襢编之锡,曾不间于乌鸟之怀;是各簪履之遗,益无解于龙胡之痛。清·钱谦益《尚宝司少卿袁可立前母陆氏加赠宜人制》
- 释义:悲痛的心情平静下来以后;回想遭受痛苦的情景;让人震撼;也让人警醒。形容所受痛苦的沉重;含有警醒的意思。痛:悲痛;哀苦;定:平静。
- 造句:境界危恶,层见错出,非人世所堪。痛定思痛,痛何如哉!(宋 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 释义:比喻兄弟友爱。
- 造句:明·程登吉《幼学琼林》第二卷:“泽及枯骨,西伯之深仁;灼艾分痛,宋祖之友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