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若敌国

隐若敌国

  • 结构
    偏正式成语
  • 程度
    成语
  • 字数
    四字成语
  • 形式
    ABCD式的成语
  • 年代
    古代成语
拼音

yǐn ruò dí guó

释义

隐:威严庄重的样子;若:象;敌:匹敌,同等;敌国:相当于一国。指对国家起举足轻重作用的人。

出处

西汉 司马迁《史记 游侠列传》:“吴楚反时,条侯为太尉,乘传车将至河南,得剧孟,喜曰:‘吴楚举大事而不求孟,吾知其无能为已矣。’天下骚动,宰相得之若得一敌国云。”

用法

隐若敌国偏正式;作定语;含褒义。

繁体

隱若敵國

近义词
成语造句

唐·吕温《凌烟阁勋臣颂》:“天地之内,指麾无前,熊威虎力,隐若敌国。”

隐字开头的成语
  • 释义:介:鳞甲。隐藏形体,使人看不见。
  • 释义:隐:威严庄重的样子;若:象;敌:匹敌,同等;敌国:相当于一国。指对国家起举足轻重作用的人。
  • 造句:唐·吕温《凌烟阁勋臣颂》:“天地之内,指麾无前,熊威虎力,隐若敌国。”
  • 释义:指看起来或听起来模糊,不很清楚,感觉不很明显。
  • 造句:路遥《平凡的世界》第一卷第七章:“月亮已经从神仙山和庙坪山那边升起来,隐隐约约地照出模糊的村庄和大地。”
  • 释义:意思含糊晦涩;转弯抹角。常指说话或写文章用隐隐约约、转弯抹角的方式来表达思想。隐晦:不明显;曲折:转弯抹角。
  • 造句:我们可以大声疾呼,而不要隐晦曲折,使人民大众不易看懂。(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 释义:隐藏、掩护自己真面目的意思。
  • 释义:隐居不仕,以实现自己的志愿。
  • 造句:宋·刘克庄《哨遍》:“是他隐居求志。是要明主媒当世。”
国字结尾的成语
  • 释义:使兵力强大,国家富足。
  • 释义:使人民富裕,国家丰足。
  • 造句:清·彭养鸥《黑籍冤魂》第四回:“此数百万金,皆中国裕民足国之资。”
  • 释义:用全部忠诚报效国家。
  • 造句:青少年不仅要有尽忠报国的志向,还要努力学习,具备尽忠报国的本领。
  • 释义:军队损失,国家蒙受耻辱。
  • 造句:高阳《胡雪岩全传·红顶商人》:“为了激励士气,凡是丧师辱国的文武官员,都要严办。”
  • 释义:同舟共济的人成了敌人。
  • 造句:饮恨亲冤已数年,枕戈思报叹无缘。同舟敌国今相遇,又隔江山路几千。(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卷三十六)
  • 释义:整治家庭和治理国家。
  • 造句: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58回:“窦建德外有良臣,内有贤助,齐家治国,颇称善全。”
大师微信

微信扫一扫

qmwzxfu123 复制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