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跌不振
-
结构
偏正式成语
-
程度
一般成语
-
字数
四字成语
-
形式
ABCD式的成语
-
年代
古代成语
释义
比喻遭受一次挫折以后就再也振作不起来。同“一蹶不振”。
出处
宋 叶梦得《避暑录话》卷下:“房次律为宰相,当中原始乱时,虽无大功,亦无甚显过,罢黜盖非其罪。一跌不振,遂至于死。”
成语造句
明·宋征璧《皇明经世文·凡例》:“士人遇合,或富贵自有,才位相符;又或偾辕负乘,一跌不振。”
一字开头的成语
- 释义:当:相当。一个人抵挡十个人。形容军队英勇善战。
- 造句:清·吴璿《飞龙全传》第四回:“怎当那生力军兵,一以当十,勇力异常,焉能得脱?”
- 释义:指很少的一两句话。
- 造句:为一言半语,受千辛万苦。(元 尚仲贤《柳毅传书》第一折)
- 释义:一个人得道面仙,全家连鸡、狗也都随之升天。比喻一个人做了官,和他有关系的人也都跟着得势。
- 造句:跟在王团长身后的亲兵爱将,大部分是姓王的,照他手下的说法,这就是俗话所说的,“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 释义:一箭的射程。比喻不很远的距离。
- 造句:他的射击技术,只能达到一箭之地。
- 释义:通通。
- 造句:茅盾《昙》:“我就一股脑儿告诉了父亲。”
振字结尾的成语
- 释义:蹶:跌倒;振:振作。跌倒了再也爬不起来。比喻遭到失败;挫折;就再也不能振作起来。
- 造句:可惜,到了这二十世纪的中叶,说什么也一蹶不振了。(梁斌《红旗谱》四十二)
- 释义:委靡:也作“萎靡”,颓丧。形容精神不振,意志消沉。
- 造句:无精打采地喘了一口粗气,然后象个病人一样委靡不振地站在那里。(曲波《林海雪原》一七)
- 释义:形容意志消沉。萎靡:精神颓丧;不振作;颓唐:消沉;振:振奋。
- 造句:鲁迅《华盖集 牺牲谟》:“你不要这幺萎靡不振,爬呀!朋友!”
- 释义:比喻遭受一次挫折以后就再也振作不起来。同“一蹶不振”。
- 造句:明·宋征璧《皇明经世文·凡例》:“士人遇合,或富贵自有,才位相符;又或偾辕负乘,一跌不振。”
- 释义:龙骧,昂举腾跃貌。麟振,语出《诗·周南·麟之趾》:“鳞之趾,振振公子,于嗟麟兮。”毛传:“麟,信而应礼,以足至者也。振振,信厚也。”因以“龙骧麟振”喻将军恩威兼备。
- 造句:[邓艾]受命忘身,龙骧麟振,前无坚敌。《晋书·段灼传》
- 释义:用钟发声;用磬收韵;集六音之大成。形容声音动听。也比喻德行高尚;才学卓绝;比喻文辞优美。
- 造句:金声玉振,寥亮于区寓。(南朝齐 王俭《褚渊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