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兵遣将

调兵遣将

  • 结构
    联合式成语
  • 程度
    常用成语
  • 字数
    四字成语
  • 形式
    ABCD式的成语
  • 年代
    古代成语
拼音

diào bīng qiǎn jiàng

释义

调动军队;派遣将领;或是调动、安排人力。

出处

明 施耐庵《水浒传》:“写书教太师知道,早早调兵遣将,剿除贼寇报仇。”

用法

调兵遣将联合式;作谓语、定语;指调动安排人事。

辨形

“遣”,不能写作“遗”。

辨析

调兵遣将和“兴师动众”;都可表示“调动兵马或动用人力”的意思。不同在于:①调兵遣将含有“派遣将领”;而不含有“大规模出兵”之意;“兴师动众”与之相反;含有“大规模出兵”;不含有“派遣将领”的意思。②当二者的意义引申为“动用人力”时;调兵遣将着眼于“调动安排”;“兴师动众”着眼于“大规模发动。”③“兴师动众”用于否定句式时;还往往含有“不必要惊动许多人”的意思;调兵遣将没有。

繁体

調兵遣將

成语谜语

大战前

成语造句

写书教太师知道,早早调兵遣将,剿除贼寇报仇。(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六十七回)

调字开头的成语
  • 释义:调动军队;派遣将领;或是调动、安排人力。
  • 造句:写书教太师知道,早早调兵遣将,剿除贼寇报仇。(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六十七回)
  • 释义:弦:弦乐器;管:管乐器。弹拨吹奏乐器。
  • 造句:刘斯奋《白门柳·鸡鸣风雨》第九章:“屏风边上,还站着几个乐师,在那里调弦弄管,给他们伴奏。”
  • 释义:见“调嘴弄舌”。
  • 造句:你们调嘴调舌的搞什么鬼呀?王镇《枪》第四幕
  • 释义:见“调唇弄舌”。
  • 造句:调唇弄舌,莫非骂詈之言。明·汪廷讷《狮吼记·争宠》
  • 释义:犹言调唇弄舌。
  • 释义:设计让老虎离开原来的山头。比喻用计谋引诱对方离开原来有利的地势。
  • 造句:这自然是调虎离山之计,邓和武汉派都是不同意的。(郭沫若《海涛集 南昌之一夜》)
将字结尾的成语
  • 释义:春秋时,吴起杀掉妻子以求得到鲁国的信任和重用。比喻为了追求名利而不惜做灭绝人性的事。
  • 造句:明·程登吉《幼学琼林》第二卷:“杀妻求将,吴起何其忍心;蒸梨出妻,曾子善全孝道。”
  • 释义:古代神怪小说里海龙王手下的兵将。比喻敌人的爪牙或不中用的大小喽罗。
  • 造句:汪精卫和他的虾兵蟹将已在公开讨论“和平”。(邹韬奋《抗战以来 “来宾”放炮》)
  • 释义:指有计谋的大臣和勇猛的战将。
  • 释义:覆:消灭。消灭军队,杀死大将。
  • 造句:宋·曾巩《与孙司封书》:“凡南方之事,卒至于破十余州,覆军杀将,丧元元之命,竭山海之财者,非其变发于隐伏,而起于仓卒也。”
  • 释义:善于谋划的文臣和勇猛善战的将帅。
  • 造句:明·周楫《西湖二集·吴越王再世索江山》:“随你宗泽、岳飞、韩世忠、吴璘、吴玠这一班儿谋臣猛将苦口劝他恢复,他只是不肯。”
  • 释义:调动军队;派遣将领;或是调动、安排人力。
  • 造句:写书教太师知道,早早调兵遣将,剿除贼寇报仇。(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六十七回)
大师微信

微信扫一扫

qmwzxfu123 复制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