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中国周代诸侯国名,在今山东省邹县东南。
⒉ 姓。
详细词义
◎ 邹
鄒 zōu
〈名〉
(1) 古国名 [Zou state]。春秋时叫“邾国”,又称“邾娄国”。战国时,鲁穆公将其改称为“邹国”。汉置邹县,属鲁国,在今山东省。唐为邹县,历代因之,明清时皆属兖州府
邹,鲁县古 邾国,帝 颛顼之后所封。——《说文》。 朱按, 曹姓。 邹者,邾娄之合音,战国时 穆公改号 邾娄为邹,后为 楚所灭,若今 济南府邹平县之 邹。
邹人与 楚人战。——《孟子·梁惠王上》
(2) 又
邹敌 楚战。
(3) 通“驺” [good beast]。如:邹虞(兽名;乐名;古代为帝王掌鸟兽的官)
(4) 姓
邹忌讽 齐王纳谏。(邹忌,齐国人,善鼓琴,有辩才。曾为齐相,封成侯。讽:用含蓄的话劝告或讽喻。纳:采纳,接受。谏:对君主,尊长进行劝告。)——《战国策·齐策》
邹君 海滨。(邹海滨先生。邹鲁,字海滨。他早期追随孙中山先生革命,后来反对三大政策,成为西山会议派的领袖。君,表示尊称。)—— 孙文《序》
(5) 又如:邹马(汉邹阳和司马相如并称);邹子(指战国齐人邹衍)
记性变化
◎ 邹
鄒 zōu
〈形〉
(1) 小;狭小的 [small;narrow and small]
邹,狭小之言也。——《释名》
(2) 又如:邹查(小语声,悄悄话);邹搜(气势不开阔)
(3) 货物质量低劣的 [inferior]
今人言物之不佳或薄小者曰邹。——《直语补正》
邹 (zōu) 指古国名。通“驺”、善辩、邹鲁,用作人名意指会说话、善于辩论、口才好之义;
[①][zōu]
[《廣韻》側鳩切,平尤,莊。]
“邹1”的繁体字。
(1)春秋邾国。曹姓,子爵。武王时始受封。战国时鲁穆公改为邹。唐为邹县,历代因之。故地在今山东省邹县一带。
(2)狭小;有村气不冠冕者。
(3)指货物质量低劣。
(4)通“騶”。参见“鄒虞”。
(5)见“鄒搜”。
(6)姓。汉有邹阳。见《史记·鲁仲连邹阳列传》。
[②][jù]
“邹2”的繁体字。
颜浊邹,人名。
腐儒着缝掖,何处议邹鲁。——唐朝· 独孤及《季冬自嵩山赴洛道中作》
邹鲁诗书国,应无鼙鼓喧。——唐朝· 郎士元《送裴补阙入河南幕》
已叨邹马声华末,更共刘卢族望通南省恩深宾馆在,东山事往妓楼空。——唐朝· 李商隐《赠赵协律晰》
邹家不用偏吹律,到底荣枯也自均。——唐朝· 李山甫《秋》
未知邹孟子,何以奉梁王。——唐朝· 罗隐《雪中怀友人》
萧佺驸马子,邹昉骆驼儿。——唐朝· 不详《时人为邹昉语》
庶女振风,邹衍降霜。——唐朝· 李瀚《蒙求》
邹衍恸哭,燕霜飒来。——唐朝· 李白《上崔相百忧章》
曾习邹鲁学,亦陪鸳鹭翔。——唐朝· 韦应物《始建射侯》
腐儒著缝掖,何处议邹鲁。——唐朝· 独孤及《季冬自嵩山赴洛道中作》
梦入蓝桥,几点疏星映朱邹。——宋朝· 吴文英《荔枝香近·七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