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龟甲的边。
⒉ 〔冉冉〕a.毛、枝条等柔软下垂;如“柳枝冉冉”;b.慢慢地,如“月亮冉冉升起”。
⒊ 姓。
详细词义
◎ 冉
冄 rǎn
〈形〉
(1) (象形。本义:毛柔弱下垂的样子)
(2) 同本义 [tenderly]
冄,毛冄冄也。——《说文》
(3) 又如:冉弱(荏弱)
(4) 逐渐,渐进。常作“冉冉” [gradually]
老冉冉其将至兮。——《离骚》。注:“行貌。”
冉内,行也。又冉冉,进也。——《广雅》
(5) 又如:冉冉悠悠(行动飘忽貌);冉冉缠缠(慢慢腾腾);冉内趋(指仕宦为政)
记性变化
◎ 冉 rǎn
〈名〉
(1) 龟壳的边缘 [edge of tortoise-shell]
(2) 姓。如:冉魏(国名(350—352)东晋冉闵篡后赵自立,国号魏,史称冉魏。后为前燕所灭);冉求、冉雍、冉伯牛(春秋鲁人。都为孔子弟子)
冉 (rǎn) 指渐进、善意、温和、恭敬,用作人名意指温柔、温和、善良、恭谨之义;
[①][rǎn]
[《廣韻》而琰切,上琰,日。]
[《廣韻》汝鹽切,平鹽,日。]
亦作“冄1”。
(1)逐渐,渐进。见“冉冉”。
(2)柔弱。
(3)龟甲的边。
(4)姓。
冉2[nán]
[《集韻》那含切,平覃,泥。]
亦作“冄1”。亦作“冄2”。亦作“1”。
(1)汉代西南少数民族名。亦指其国名。
(2)周时国名。
风含翠篠娟娟静,雨裛红蕖冉冉香。——唐朝· 杜甫《狂夫》
茫茫竟同尽,冉冉将何营。——唐朝· 权德舆《广陵诗》
冉冉犹全节,青青尚有筠。——唐朝· 李程《赋得竹箭有筠》
傅粉贵重重,施朱怜冉冉。——唐朝· 元稹《恨妆成》
麦风低冉冉,稻水平漠漠。——唐朝· 白居易《和微之四月一日作》
风光冉冉东西陌,几日娇魂寻不得。——唐朝· 李商隐《燕台四首 春》
冉冉花明岸,涓涓水绕山。——唐朝· 温庭筠《地肺山春日》
地里方吴会,人风似冉厖。——唐朝· 陆龟蒙《忆袭美洞庭观步奉和次韵》
《极玄集》卷下又作皇甫冉诗。——唐朝· 皇甫曾《送韩司直(《全唐诗》二四八作郎士元诗,第三句“春草”,《文苑英华》作“芳草”○同上二七二《送行》〖1》
五章纷冉弱,三冬粲陆离。——唐朝· 无名氏《双声对诗 二》
梦入蓝桥,几点疏星映朱冉。——宋朝· 吴文英《荔枝香近·七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