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效法,照样做:仿效。仿古。仿冒。仿宋(印刷字体的一种,亦称“仿宋体”)。
⒉ 依照范本写的字:仿影。仿书。
⒊ 相似,好像:仿像(仿佛相似)。仿佛(fú)。二者相仿。
详细词义
◎ 仿
倣 fǎng
〈动〉
(1) (形声。从人,方声。本义:相似。或作“彷”)
(2) 同本义 [be similar]
仿,相似也。——《说文》。俗亦作倣。
(3) 又如:仿像(仿佛相像);他俩长得相仿
(4) 仿效;模仿。也作“彷”、“倣” [imitate;follow the example of]
见所制蜡人,悉仿生人。——清· 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
(5) 又如:他们的罐子似乎是仿皮革容器制作的;仿刻(仿照原本的款式和字体刻印);仿模(模仿);仿写(模仿书写)
记性变化
◎ 仿 fǎng
(1) 供人描红的范本 [model for calligraphy]。如:仿纸
(2) 照着范本写的字 [characters traced in black ink over Chinese characters printed in red]
正说得热闹,一个小学生送倣来批。——《儒林外史》
◎ 仿
(1) 彷、髣 fǎng
(2) ——见“仿佛”( fǎngfú)
(3) 另见 páng(仿偟)
仿 (fǎng) 指仿佛、相似、仿效、参考,用作人名意指仰慕、效仿、尊崇之义;
[①][fǎng]
[《廣韻》妃兩切,上養,敷。]
(1)相似。
(2)比拟;模仿。
[②][páng]
[《集韻》符方切,平陽,奉。]
[《洪武正韻》蒲光切,平陽]
(1)见“仿2佯”、“仿2洋”。
(2)见“仿2偟”。
学力不相敌,清还仿佛同。——唐朝· 贯休《览皎然渠南乡集》
灵歆若有荅,仿佛传祝工。——唐朝· 尉迟汾《府尹王侍郎准制拜岳因状嵩高灵胜寄呈三十韵》
礼成神既醉,仿佛缑山鹤。——唐朝· 裴度《郊庙歌辞。享惠昭太子庙乐章。亚献终献》
遥思旧游处,仿佛疑相对。——唐朝· 刘长卿《早春赠别赵居士还江左,时长卿下第归嵩阳旧居》
近山犹仿佛,远水忽微明。——唐朝· 颜真卿《登平望桥下作》
忽仿佛兮云扰,杳阴深兮夏寒。——唐朝· 皇甫冉《送陆潜夫往茅山赋得华阳洞》
仿佛金紫色,分明冰玉容。——唐朝· 白居易《梦裴相公》
仿佛欲当三五夕,万蝉清杂乱泉纹。——唐朝· 许浑《湖上》
仿佛闻玉笙,鼓铿动凉磬。——唐朝· 陆龟蒙《奉和袭美太湖诗二十首。三宿神景宫》
但知报道金钗落,仿佛还应露指尖。——唐朝· 张祜《妓席与杜牧之同咏》
梦入蓝桥,几点疏星映朱仿。——宋朝· 吴文英《荔枝香近·七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