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改正,修改:订正。考订。校(jiào )订。修订。
⒉ 约定,立(契约):订立。订购。订约。
⒊ 用线、铁丝、书钉把书页、纸张连在一起:装订。
⒋ 制定:订计划。
⒌ 评议:“两刃相割,利钝乃知;二论相订,是非乃见”。
详细词义
◎ 订
訂 dìng
〈动〉
(1) (形声。从言,丁声。本义:评议)
(2) 同本义 [appraise through discussion]
订,平议也。——《说文》。按,字亦作评。
订太平文王之道。——《诗·天作》笺
两论相订,是非乃见。——《论衡·案书》
(3) 又如:订铨(评议衡量);《订鬼篇》
(4) 改正,修正 [correct]
下足以订史氏之失者。——李清照《金石录后序》
亦足有所订正。——《晋书·荀崧传》
(5) 又如:订顽(改正愚顽);修订
(6) 达成协议订立;使生效 [conclude]。如:订交;订婚
(7) 预先约定 [order] 如:订购;订阅
(8) 把零散的纸张、书页加工成本 [binding] 如:装订;订书
[①][dìng]
[《廣韻》丁定切,去徑,端。]
[《廣韻》徒鼎切,上迥,定。]
[《廣韻》他丁切,平青,透。]
“订1”的繁体字。亦作“虰2”。
(1)评议;评定。
(2)均衡。
(3)比较;比拟。
(4)正;改正。
(5)定;约定。
(6)订立;制订。
(7)钉住;装钉。
(8)当,适逢。
(9)南朝齐梁间称征赋为“訂”。
(10)效法。
(潘述)(见《三长物斋丛书》本《颜鲁公文集》卷十二,宁乡黄本骥编订。——唐朝· 颜真卿等(联句)《竹山连句题潘氏书堂》
如暂时查不出,就参照原书前后人次,订其时代。——唐朝· 童养年《前言》
(黄本骥编订《颜鲁公文集》十二)。——唐朝· 颜真卿《句(书《奉使帖》后)》
(《万首唐人绝句》三五〖1〗)(〖1〗此指明赵宧光、黄习远重订本。——唐朝· 聂通志《经故宫女坟有感(二首) 二》
惟订欧阳修云“大和中”刻石为误,实未察《集古录跋尾》著录年岁,为刻石时间而非写作时间,为小疵耳。——唐朝· 薛苹《禹庙神座顷服金紫苹自到镇申牒礼司重加衮冕今因祈雨偶成八韵》
其订黄氏之失,甚是。——唐朝· 吴二娘《长相思》
详《全唐诗外编》〖修订本〗,兹不重收。——唐朝· 智闲《破法身见颂》
今参照王利器先生《文镜秘府论校注》的考订,将《文镜秘府论》中不见于《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及《全唐诗》的作品,皆录入先宋诗,以便研究者检用。——唐朝· 无名氏《和诗阶诗 二》
梦入蓝桥,几点疏星映朱订。——宋朝· 吴文英《荔枝香近·七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