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答应的声音,表示同意:唯唯诺诺。
⒉ 答应,允许:诺言。许诺。承诺。一诺千金。
详细词义
◎ 诺
諾 nuò
〈副〉
(1) (形声。从言,若声。本义:表示)
(2) 同本义(一般用于上对下、尊对卑或平辈之间,卑对尊用“谨诺” [yes])
诺,应也。——《说文》。按,应词也。缓应曰诺,疾应曰唯。
莫敢不诺。——《诗·鲁颂·閟宫》
太后曰:“诺。恣君之所使之。”——《战国策·赵策四》
孟尝君不说,曰:“诺,先生休矣。——《战国策·齐策》
(3) 又如:诺诺(连声应诺);诺唯(应诺);诺许(许诺;应允)
(4) 古时批字于公文之尾,表示许可叫“诺”,犹今签字 [put “okay”on a document]
是谁画诺谁传诏,一纸明贻万国羞!——清· 黄遵宪《述闻》
诺 (nuò) 指诺言、诺许、同意、承诺,用作人名意指诚信、信守诺言、谨言慎行之义;
[①][nuò]
[《廣韻》奴各切,入鐸,泥。]
“诺1”的繁体字。
(1)表示同意、遵命的答应声。
(2)引申为顺从,唯命是从。
(3)应允;同意。
(4)古代批“諾”字于公文之尾,表示许可,相当于后世的画行。
共矜然诺心,各负纵横志。——唐朝· 虞世南《杂曲歌辞 结客少年场行》
从来重然诺,况值欲横行。——唐朝· 高适《酬河南节度使贺兰大夫见赠之作》
久负青山诺,今还获所欲。——唐朝· 李益《入华山访隐者经仙人石坛》
新诺似山无力负,旧恩如水满身流。——唐朝· 赵嘏《献淮南李仆射》
低扉碍轩辔,寡德谢接诺。——唐朝· 贾岛《斋中》
拜首敢将诚吐血,蜕形唯待诺如金。——唐朝· 黄滔《投刑部裴郎中》
佳游屡前诺,芳月愆幽眷。——唐朝· 张说《岳阳石门墨山二山相连有禅堂观天下绝境》
高堂车马多,一呼百诺至。——唐朝· 拾得《诗 五十一》
-333-杨子来戎幕,老夫欣主诺。——唐朝· 张说《幽州送随军入秦》
沧洲违宿诺,明日犹可待。——唐朝· 李白《九日登山》
梦入蓝桥,几点疏星映朱诺。——宋朝· 吴文英《荔枝香近·七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