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仔细:谛听。谛视。谛观。谛思。
⒉ 道理:真谛。妙谛。
详细词义
◎ 谛
諦 dì
〈动〉
(1) (形声。从言,帝声。本义:细察;详审)
(2) 同本义 [examine carefully]
谛,审也。从言,帝声,字亦作諦。——《说文》
军当远出,卿诸人好谛其事。——《三国志》
(3) 明白;了解 [understand]
或有未谛,循循诱之。——鲁迅《且介亭杂文》
记性变化
◎ 谛
諦 dì
〈副〉
(1) 详细,仔细 [carefully]
当时乍见惊心目,凝视谛听殊未足。——白居易《霓裳羽衣舞歌》
审谛之,短小,黑赤色,顿非前物。——《聊斋志异·促织》
(2) 又如:谛听(仔细地听)
◎ 谛
諦 dì
〈名〉
(1) 佛教名词。谓真实无谬的道理 [梵Satya]
实义是谛义、真义、如义、不颠倒义、无虚诳义。——《大毗婆沙论》
(2) 事物的内在含义或意义 [significance]。如:真谛
[①][dì]
[《廣韻》都計切,去霽,端。]
“谛1”的繁体字。
(1)注意;细察。
(2)仔细。参见“諦視”、“諦聽”。
(3)确凿;确实。
(4)领悟。
(5)佛教语。梵文Satya的意译。谓真实无谬的道理。
(6)泛指道理。
(7)同“帝”。
[②][tí]
[《集韻》田黎切,平齊,定。]
通“啼1”。“谛2”的繁体字。
号哭。
途经世谛间,心到空王外。——唐朝· 高适《同马太守听九思法师讲金刚经》
浮世今何事,空门此谛真。——唐朝· 耿湋《春日游慈恩寺寄畅当》
尚欲归心求四谛,敢辞旋绕满三周。——唐朝· 段义宗《题三学院经楼》
只都(项校“睹”)小儿无智,何异世谛盲聋。——唐朝· 王梵志《回波乐 三十六》
吾今为汝说,谛信永无迷。——唐朝· 慧能《示智通偈》
东谒大苏求真谛,智同灵鹫听法偈。——唐朝· 颜真卿《天台智者大师画赞》
四谛及三乘,同一无生智。——唐朝· 庞蕴《诗偈 六》
谛当恒然直古今,未彻见闻实甚深。——唐朝· 慧救《送灵云和尚颂(题拟)》
共仰头陀行,能忘世谛情。——唐朝· 王维《与苏卢二员外期游方丈寺而苏不至因有是作》
儒生识损益,言事皆审谛。——唐朝· 岑参《送狄员外巡按西山军》
梦入蓝桥,几点疏星映朱谛。——宋朝· 吴文英《荔枝香近·七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