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植物的幼体,可以发育成茎、叶或花的那一部分:发芽。嫩芽。幼芽。萌芽。豆芽。
⒉ 形状像芽的东西:肉芽(伤口愈合后多长出的肉)。银芽(银矿苗)。
详细词义
◎ 芽 yá
〈名〉
(1) (形声。从艸,牙声。本义:尚未发育成长的枝、叶或花的雏体)
(2) 同本义 [bud;sprout;shoot]
芽,萌芽也。——《说文》。段注:“古多以牙为芽。”
芽,孽也。——《广雅·释草》
遂令黄泉下,萌芽夭句尖。——韩愈《苦寒诗》
二月草已芽,八月草未枯。——宋· 沈括《梦溪笔谈》
同芽者。
粪溉者先芽。
蒌蒿满地芦芽短。——宋· 苏轼《惠崇
春江晚景
(3) 》
(4) 又如:芽茶(最嫩的茶叶)
(5) 形状像芽的东西 [sth.resembling a bud]。如:肉芽(伤口愈合后多长出来的肉);银芽(露出地面的银矿石)
芽 (yá) 指萌芽、幼芽、发展、繁荣,用作人名意指发展、繁荣、蒸蒸日上之义;
[①][yá]
[《廣韻》五加切,平麻,疑。]
(1)尚未发育成长的枝、叶或花的雏体。
(2)发芽。
(3)比喻事物的发生、起始。
(4)形状像芽的东西。
(5)无脊椎动物(如水螅、吸管虫等)进行无性生殖体旁或体后端长出的小突起。
绶吐芽犹嫩,冰□已镂津。——唐朝· 高宗皇帝《守岁》
昨夜南山雨,殷雷坼萌芽。——唐朝· 独孤及《伤春怀归》
阴岭芽未吐,使者牒已频。——唐朝· 袁高《茶山诗》
世上悠悠不识真,姜芽尽是捧心人。——唐朝· 柳宗元《重赠二首 二》
浇畦引泉脉,扫径避兰芽。——唐朝· 白居易《营闲事》
顿悟黄芽理,阴阳禀自然。——唐朝· 吕岩《五言 三》
绶吐芽犹嫩,冰台已镂津。——唐朝· 高宗皇帝李治《守岁》
若到黄芽地,金银徒尔夸。——唐朝· 若讷《大还丹口诀》
东方有木本名砂,为男为女亦为芽。——唐朝· 无名氏《东方歌》
锦箨裁冠添散逸,玉芽修馔称清虚。——唐朝· 王贞白《洗竹》
梦入蓝桥,几点疏星映朱芽。——宋朝· 吴文英《荔枝香近·七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