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隐花植物的一类,根、茎、叶的区别不明显,常贴在阴湿的地方生长:青苔。苔藓。苔原。
用苔字免费起名
详细词义
◎ 苔 tāi
(1) ——“舌苔”( shétāi)
(2) 舌上的垢腻
(3) 另见 tái
详细词义
◎ 苔 tái
〈名〉
(1) (形声。从艸,台声。本义:青苔;也指苔类植物)
(2) 植物名。本作菭。又名地衣,水衣。属隐花植物类,根、茎、叶区别不明显,有青、绿、紫等色,多生于阴湿地方,延贴地面,故亦叫“地衣” [lichen;mosses]
苔深不能扫,落叶秋风早。——李白《长干行》。又如:苔衣(即青苔。泛指苔藓类植物);苔岑(不同的苔生在同一山崖上。比喻志同道合的朋友相聚在一起);苔钱(即苔。因苔点形圆如铜钱,故称);苔茸(丛生的苔藓)
(3) 长有苔藓类植物的东西或地方 [mossy place]。如:苔砌(长有苔藓的台阶);苔梅(根干上寄生苔藓的梅树)
(4) 另见 tāi
[①][tái]
[《廣韻》徒哀切,平咍,定。]
亦作“菭1”。
植物名。属隐花植物类,根、茎、叶区别不明显,有青、绿、紫等色,多生于阴湿地方,延贴地面,故亦叫地衣。
[②][tāi]
舌上的垢腻曰“舌苔”。
楚魂寻梦风飔然,晓风飞雨生苔钱。——唐朝· 李贺《鼓吹曲辞 巫山高》
返照云窦空,寒流石苔浅。——唐朝· 钱起《过桐柏山》
侧寄绳牀嫌凭几,斜安苔帻懒穿簪。——唐朝· 司空曙《寄卫明府常见短靴褐裘又务持诵是以有末句之赠》
阴苔无人踪,时得白鹤翎。——唐朝· 于鹄《早上凌霄第六峰入紫溪礼白鹤观祠》
古苔凝青枝,阴草湿翠羽。——唐朝· 柳宗元《再至界围岩水帘遂宿岩下》
水飞林木杪,珠缀莓苔屏。——唐朝· 孟郊《游石龙涡》
蝶戏绿苔前,莺歌白云上。——唐朝· 卢照邻《奉使益州至长安发钟阳驿》
苍苔黄叶地,日暮多旋风。——唐朝· 白居易《凶宅》
莓苔上几阁,尘土生琴筑。——唐朝· 白居易《和梦游春诗一百韵》
妓房匣镜满红埃,酒库封瓶生绿苔。——唐朝· 白居易《五月斋戒罢宴彻乐闻韦宾客皇甫郎中饮会亦稀又知欲携酒馔出斋先以长句呈谢》
梦入蓝桥,几点疏星映朱苔。——宋朝· 吴文英《荔枝香近·七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