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管乐器名,古代的“排箫”是许多管子排在一起的,现代用一根管子,竖着吹,亦称“洞箫”。
⒉ 弓的末端。
详细词义
◎ 箫
簫 xiāo
(1) (形声。从竹,肃声。从竹,与乐器有关。本义:洞箫,竹制的管乐器)
(2) 同本义 [a vertical bamboo flute]。管乐器名,古代的排箫是许多管子排在一起的,后世用一根管子。竖着吹的叫洞箫
箫,参差管乐也。象凤之翼。——《说文》
箫管弦歌。——《周礼·小师》。注:“编小竹。”
若风之过箫。——《淮南子·齐俗》
箫,编竹为之。长尺五寸。——《五经通义》
秦地吹箫女, 湘波鼓瑟妃。—— 唐· 韩愈《梁国惠康公主挽歌》
箫韶以随。——唐· 李朝威《柳毅传》
(3) 又如:箫韶(大磬。泛指乐器;又指舜的乐曲。借指乐声);箫笛(箫与笛。泛指管乐器)
(4) 弓的末端 [end of a bow]
右执箫,南扬弓。——《仪礼》
箫 (xiāo) 指洞箫、箫韶、笙箫、箫笛,用作人名意指正直、高雅、谦虚之义;
[①][xiāo]
[《廣韻》蘇彫切,平蕭,心。]
“箫1”的繁体字。
(1)一种竹制管乐器。古代的箫用许多竹管编成,有底;后代的箫只用一根竹管做成,不封底,直吹。也叫洞箫。
(2)弓的末端。
[②][xiǎo]
[《字彙補》先了切]
通“篠1”。“箫2”的繁体字。
小竹。
重对秦箫发,俱过阮宅来。——唐朝· 杜甫《郑驸马池台喜遇郑广文同饮》
云衢不要吹箫伴,只拟乘鸾独自飞。——唐朝· 刘禹锡《赠东岳张炼师》
磬箫筝笛遰相搀,击擫弹吹声逦迤。——唐朝· 白居易《霓裳羽衣歌》
亭开山色当高枕,楼静箫声落远风。——唐朝· 朱庆余《题崔驸马林亭》
王子吹箫月满台,玉箫清转鹤裴回。——唐朝· 许浑《缑山庙》
树影悠悠花悄悄,若闻箫管是行踪。——唐朝· 曹唐《汉武帝将候西王母下降》
依稀有似红儿貌,方得吹箫引上天。——唐朝· 罗虬《比红儿诗 七十二》
瞬息琴歌断,凄凉箫挽悲。——唐朝· 张说《李工部挽歌三首 一》
菊浦香随鹦鹉泛,箫楼韵逐凤凰吟。——唐朝· 卢藏用《奉和幸安乐公主山庄应制》
共君同过朱桥去,索映垂杨听洞箫。——唐朝· 徐铉《柳枝辞十二首 九》
梦入蓝桥,几点疏星映朱箫。——宋朝· 吴文英《荔枝香近·七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