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液体一滴一滴地落下:沥血(滴血为誓,示必报之仇)。呕心沥血。
⒉ 滤,漉:沥酒。
⒊ 液体的点滴:余沥。沥液(喻文章、言论的精华)。
详细词义
◎ 沥
瀝 lì
〈动〉
(1) (形声。从水,歷声。字又作“砯”,从石从水会意。本义:踩着石头过河)
(2) 水、泪、酒等液体下滴 [drip;trickle]
动滴沥以成响,殷雷应其若警。——汉· 王延寿《鲁灵光殿赋》
以杓酌油沥之。——宋· 欧阳修《归田录》
(3) 又如:沥血(刺破皮肤使滴血,以发誓、表竭诚或作祭祀);沥液(水滴);沥滴(水下滴)
(4) 竭尽(如自己的)全力 [use up;exhaust]。如:沥恳(竭尽诚心);沥款(竭诚);沥诚(竭尽诚心);沥肠(披露心肠)
(5) 从毛孔或裂缝小口慢慢流出 [ooze]。如:沥酒(滤酒);沥泣(流泪);沥液(细微的水流)
(6) 倾洒 [sprinkle]。如:沥洒(洒酒于地,表示祝愿或起誓);沥觞(倾杯洒酒)
记性变化
◎ 沥
瀝 lì
〈名〉
球形或椭球形体的滴液 [drop]。如:余沥
沥 (lì) 指沥恳、沥胆、沥诚、全力,用作人名意指全力、温柔、竭尽全力之义;
[①][lì]
[《廣韻》郎擊切,入錫,來。]
“沥1”的繁体字。
(1)水、泪、酒等液体下滴。
(2)水流淌。
(3)渗出;使渗出。
(4)汁液。
(5)清酒。
(6)犹表露、倾吐。
(7)湖名。在广东省肇庆市。
胡为戛楚琴,淅沥起寒风。——唐朝· 孟郊《夜集汝州郡斋听陆僧辩弹琴》
滴沥露枝响,空蒙烟壑深。——唐朝· 上官仪《奉和山夜临秋》
滴沥明花苑,葳蕤泫竹丛。——唐朝· 李峤《露》
炉峰松淅沥,湓浦柳参差。——唐朝· 刘得仁《和段校书冬夕寄题庐山》
鸣梭淅沥金丝蕊,恨语殷勤陇头水。——唐朝· 温庭筠《觱篥歌》
今当发生日,沥恳祝良辰。——唐朝· 王毂《春草碧色》
夜惊溪上渔人起,滴沥篷声满愁耳。——唐朝· 张泌《春江雨》
十指沥干终七轴,后来求法更无君。——唐朝· 贯休《赠写经僧楚云》
寒泉沥沥气绵绵,上透昆仑还紫府。——唐朝· 吕岩《题桐柏山黄先生庵门》
佳气裴回笼细网,残霙淅沥染轻尘。——唐朝· 郑愔《人日重宴大明宫恩赐彩缕人胜应制》
梦入蓝桥,几点疏星映朱沥。——宋朝· 吴文英《荔枝香近·七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