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洗:浣衣。浣纱。浣雪。浣濯。
⒉ 中国唐代定制,官吏十天一次休息沐浴,每月分为上、中、下浣,后借作上旬、中旬、下旬的别称。
详细词义
◎ 浣
澣 huàn
〈动〉
(1) (形声。从水,完声。本义:洗衣服)
(2) 同本义 [wash]
浣,濯衣垢也。——《说文》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王维《山居秋暝》
(3) 又如:浣衣(洗衣);浣拭(洗涤擦拭);浣染(洗染)
(4) 洗涤,涤除 [wash;elimite]
湔浣肠胃。——《史记·扁鹊仓公列传》
(5) 又如:浣雪(洗刷罪名)
记性变化
◎ 浣 huàn
〈名〉
唐代定制,官吏十天一次休息、沐浴,每月分为上浣、中浣、下浣,后来借做上旬、中旬、下旬的别称 [any of the three ten-day divisions of a month]
浣 (huàn) 指浣纱、浣濯、洗涤、洗衣服,用作人名意指女子贤淑、善良、清秀之义;
[①][huàn]
[《廣韻》胡管切,上緩,匣。]
亦作“澣1”。
(1)洗涤。
(2)涤除(愁、闷等);宽解。
(3)唐代官吏,每十天休息洗沐一次,称作“休浣”。后因称十日为浣,每月上、中、下旬称为上、中、下浣。
(4)水名。参见“浣水”。
[②][guǎn]
[《集韻》古緩切,上緩,見。]
通“管1”。
江心澹澹芙蓉花,江口蛾眉独浣纱。——唐朝· 李嘉佑《江上曲》
越女芙蓉妆,浣纱清浅水。——唐朝· 鲍溶《越女词》
名齐火浣溢山椒,谁把惊虹挂一条。——唐朝· 徐夤《和尚书咏泉山瀑布十二韵》
人求新蜀赋,应贵浣花笺。——唐朝· 李洞《龙州送裴秀才》
闲庭欹枕正悲秋,忽觉新编浣远愁。——唐朝· 刘兼《酬勾评事》
家住水东西,浣纱明月下。——唐朝· 皎然《浣纱女》
照灼如临镜,{艹/丰}茸胜浣纱。——唐朝· 包融《赋得岸花临水发》
河头浣衣处,无数紫鸳鸯。——唐朝· 徐延寿《南州行》
浦边清水明素足,别有浣沙吴女郎。——唐朝· 李白《和卢侍御通塘曲》
(浣花溪江皆创亭榭,孟昶游之,曰:“曲江金殿锁千门,未及此。——唐朝· 《佚句》
梦入蓝桥,几点疏星映朱浣。——宋朝· 吴文英《荔枝香近·七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