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渤海〕在中国山东半岛与辽东半岛之间的海。
用渤字免费起名
详细词义
◎ 渤 bó
〈形〉
(1) 水涌的样子 [surging]
鲸归穴兮渤溢,鳌载山兮低昂。——元稹《有酒》
(2) 又如:渤溢(水涌起的样子);渤荡(涨潮)
记性变化
◎ 渤 bó
〈名〉
(1) 渤海 [Bohai Sea]。又叫渤解;《史记》作“渤懈”。中国的内海,在辽宁省、河北省、天津市、山东省之间。东以辽东半岛南端老铁山至山东半岛北岸登州角间的渤海海峡同黄海相通。如:渤海桑田(大海变成桑田,桑田变成大海。比喻世事变化巨大)
(2) 古州名 [Bo prefecture]。辽置。约在今长春市附近
渤 (bó) 指渤海、水涌、前进、智慧,用作人名意指胸怀宽广、前进、有智慧之义;
[①][bó]
(1)水涌貌。参见“渤潏”。
(2)海名。即渤海。
春山临渤海,征旅辍晨装。——唐朝· 杨师道《奉和圣制春日望海》
岧嶢临渤澥,隐嶙控河沂。——唐朝· 李义府《在巂州遥叙封禅》
溟渤深那测,穹苍意在谁。——唐朝· 元稹《酬翰林白学士代书一百韵》
一心吞渤澥,戮力拔嵩恒。——唐朝· 元稹《纪怀赠李六户曹崔二十功曹五十韵》
情高鹤立昆仑峭,思壮鲸跳渤澥宽。——唐朝· 章孝标《览杨校书文卷》
渤澥流东鄙,天台压属城。——唐朝· 薛能《送浙东王大夫》
述庵侍郎《金石萃编》所载阙十五字,又‘溪渤’之‘渤’误作‘勒’,‘积翠’之‘翠’误作‘学’,盖拓本未精之故。——唐朝· 李谅《湘中纪行》
见金毓黻撰《渤海国志长编》卷十八引《文华秀丽集》上。——唐朝· 仁贞《七日禁中陪宴》
(见《渤海国志长编》卷十八引《入唐求法巡礼行记》三。——唐朝· 贞素《哭日本国内供奉大德灵仙和尚诗(并序)》
属辞倾渤澥,称价掩琅玕。——唐朝· 刘长卿《瓜洲驿奉饯张侍御公拜膳部郎中却复宪台充贺兰大夫留后使之岭南时侍御先在淮南幕府》
梦入蓝桥,几点疏星映朱渤。——宋朝· 吴文英《荔枝香近·七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