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水边;近水的地方:海滨。湖滨。
⒉ 靠近(水边):滨海。滨湖。滨江。
详细词义
◎ 滨
濱 bīn
〈名〉
(1) (形声。从水,宾声。本义:水边)
(2) 湖、河、海的水边陆地 [bank;brink;shore]
南涧之滨。——《诗·召南·采蘋》
率土之滨。——《诗·小雅·北山》。传:“滨,涯也。”
海滨广斥。——《书·禹贡》
屈原至于江滨。——《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3) 又如:湘江之滨;溪滨;滨涯(水边);湖滨;海滨
(4) 古州名 [Bin prefecture]。五代周显德三年(公元956年)改赡国军置,治所在渤海(今滨县)。辖境相当于今山东省滨县、沾化、利津和博兴县的一部分
(5) 姓
记性变化
◎ 滨
濱 bīn
〈动〉
(1) 通“濒”。靠近;临近 [border on;be close to]
夫管夷吾射寡人中钩,是以滨于死。——《国语·齐语》
至乎章和之初,降者十余万人,议者欲置之滨塞。——《后汉书·袁安传》
滨于殆,而有喜。——刘禹锡《鉴药》
而邹、 鲁滨 洙、 泗。——《史记》
有人滨河而居,习于水。——《列子·说符》
(2) 又如:滨海(靠近海边;沿海);滨近(临近,靠近);滨就(接近成功)
滨 (bīn) 指临近、滨海、海滨、水边,用作人名意指财源滚滚、财运旺盛、好运不断之义;
[①][bīn]
[《廣韻》必鄰切,平真,幫。]
亦作“濵1”。“滨1”的繁体字。
(1)水边,近水的地方。
(2)边境;边缘。
(3)靠近;临近。
绮殿千寻起,离宫百雉余。——唐朝· 太宗皇帝《帝京篇十首 一》
县道橘花里,驿流江水滨。——唐朝· 韩翃《赠别成明府赴剑南》
乞身来阙下,赐告卧漳滨。——唐朝· 刘禹锡《许给事见示哭工部刘尚书诗因命同作》
坐哭青草上,卧吟幽水滨。——唐朝· 孟郊《江邑春霖奉赠陈侍御》
泗滨浮石裁为磬,古乐疏音少人听。——唐朝· 元稹《和李校书新题乐府十二首 华原磬》
诗情书意两殷勤,来自天南瘴海滨。——唐朝· 白居易《得潮州杨相公继之书并诗以此寄之》
上国多离别,年年渭水滨。——唐朝· 周贺《长安送人》
三年流落卧漳滨,王粲思家拭泪频。——唐朝· 韦庄《婺州屏居蒙右省王拾遗车枉降访病中延候不得因成寄谢》
谢眺却吟归省阁,刘桢犹自卧漳滨。——唐朝· 徐铉《和表弟包颖见寄》
宫女数千骑,常游江水滨。——唐朝· 祖咏《古意二首 一》
梦入蓝桥,几点疏星映朱滨。——宋朝· 吴文英《荔枝香近·七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