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用棉麻纤维、化学纤维等纺成的细缕,用它可以捻成线或织成布:棉纱。纺纱。
⒉ 经纬线稀疏或有小孔的纺织品:羽纱。窗纱。纱布。纱帽(古代文官戴的一种帽子,后作官职的代称。亦称“乌纱帽”)。
⒊ 像纱布的:铁纱。塑料纱。
详细词义
◎ 纱
紗 shā
〈名〉
(1) (会意。从糸( mì),从少。本义:轻细的绢)
(2) 轻细的丝麻织物,古时多以蚕丝为之。古亦作“沙”[thin,tough silk]
白纱入缁,不染自黑。——汉· 王充《论衡》
绸缎一百三十卷,纱绫一百八十卷。——《红楼梦》
(3) 又如:纱元(纸制的纱缎和元宝;祭品);纱绢(细薄丝织品的通称;纱手帕);纱罗(轻软细薄的丝织品的通称);纱笼中人(喻命中富贵,可官至宰相)
(4) 麻、棉等纺成的细缕。俗称“棉纱”或“麻纱” [yarn]。如:棉纱;纱厂(棉纺工厂)
(5) 今泛指用棉麻、化学纤维或其他材料制成的经纬线稀疏的织品 [gauze]
温温土炉火,耿耿纱笼烛。——唐· 白居易《宿东亭晓兴》
(6) 又如:纱帐(纱制帐幕);纱屉子(纱窗。旧时的窗户分两层,里面一层多用纱糊,透明,通气);纱帷(即纱帐);纱幌(纱制窗帘);乔其纱;泡泡纱;纱窗(蒙纱的窗户);纱罩(蒙纱的灯罩;蒙纱的防蝇罩;煤气灯上的主要附件)
[①][shā]
[《廣韻》所加切,平麻,生。]
“纱1”的繁体字。亦作“1”。
(1)绢之轻细者。古作“沙”。
(2)棉、麻等纺成的细缕。
(3)经纬稀疏而轻薄的织物。
(4)指某些纺织品。一般比较轻薄。
(5)像纱一样经纬稀疏的制品。
[②][miǎo]
[《集韻》弭沼切,上小,明。]
“纱2”的繁体字。
见“紗2紗”。
群玉开双槿,丹荣对绛纱。——唐朝· 杨凌《阁前双槿》
宛宛转转胜上纱,红红绿绿苑中花。——唐朝· 王建《宛转词》
每当休暇日,着履戴纱巾。——唐朝· 张籍《和韦开州盛山十二首 琵琶台》
披香侍宴插山花,厌着龙绡着越纱。——唐朝· 徐凝《宫中曲二首 一》
素汾千载傍吾家,常忆衡门对浣纱。——唐朝· 薛能《怀汾上旧居》
囊书旋入酒家尽,纱帽长依僧壁垂。——唐朝· 林宽《酬陈樵见寄》
数语敧纱帽,高文掷彩笺。——唐朝· 杜甫《夏夜李尚书筵送宇文石首赴县联句》
岚拂纱巾湿,露沾蓑草衣。——唐朝· 寒山《诗三百三首 一百六》
芙蓉浣纱伴,长恨隔波澜。——唐朝· 王贞白《芍药》
金风轻透碧窗纱,银釭焰影斜。——唐朝· 魏承班《诉衷情 四》
梦入蓝桥,几点疏星映朱纱。——宋朝· 吴文英《荔枝香近·七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