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安抚:绥抚。绥远。绥集(安抚和笼络)。绥靖(安抚使平静)。
⒉ 安好:顺颂台绥(旧时书信用语)。
⒊ 古代指登车时手挽的索。
⒋ 古代的旌旗和旒。
详细词义
◎ 绥
綏 suí
〈名〉
(1) (会意。从糸( mì),从妥,“糸”与丝织品、绳索有关。“妥”表妥当、平安。合起来表示有了这绳索,人就稳妥了。本义:借以登车的绳索)
(2) 同本义 [rope]
绥,车中把也。——《说文》
负良绥君升所用、又、以散绥升。——《礼记·少仪》
子良授太子绥。——《左传·哀公二年》
《论语·乡党》说:孔子“升车必正立执绥。”——《我国古代的车马》
(3) 又如:执绥(挽住车中绳索);绥绳(执以登车的绳索)
(4) 上古五服之一 [one of the five areas in ancient times]。古代王畿外围,每五百里为一区划,按距离的远近分为五等地带,叫“五服”。其名称为侯服、甸服、绥服、要服、荒服。服,服事天子
(5) 绥江 [Sui river]。在福建省西部
(6) 旧绥远省略称 [Sui province]。1928年设省,1954年撤销
(7) 绥州,古州名 [Sui prefecture]。西魏置,在今陕西省绥德县
记性变化
◎ 绥
綏 suí
〈动〉
(1) 安抚人心以保持平静 [appease;pacify]
惠此中国,以绥四方。——《诗·大雅·民劳》
绥之斯来,动之斯和。——《论语·子张》
时军司马班超留 于寘,绥集诸国。——《后汉书·西域传·序》
(2) 又如:绥民(安定人民);绥安(安定);绥定(安定);绥纳(安抚接纳);绥驭(安抚控制);绥养(安定抚养);绥御(安抚统治);绥服(安定顺服);绥集(安辑,安抚和合);绥宁(安定)
(3) 临阵退军,向后撤 [retreat]
秦以胜归,我何以报,乃皆出战,交绥。——《左传·文公十二年》
(4) 制止;止 [stop]
使民以劝,绥谤言,足以补官之不善政。——《国语·齐语》
◎ 绥
綏 suí
〈形〉
(1) 舒缓的 [easy]
绥,舒也。——《广雅》。王念孙疏证:“绥者,安之舒也。”
(2) 平安;安好;安泰 [peaceful]
绥绥兮其有文章也。熙熙兮其乐人之臧也。——《荀子·儒效》
(3) 又如:顺颂时绥(书信用语)
绥 (suí) 指安抚、安好、舒缓、绥和,用作人名意指攀登、帮助、平安之义;
[①][suí][suī]
[《廣韻》息遺切,平脂,心。]
亦作“娞2”。“绥1”的繁体字。
(1)挽以登车的绳索。
(2)安;安抚。
(3)缚系。
(4)告。
(5)退军。
(6)止住。
(7)祭名。参见“綏祭”。
(8)旧绥远省略称。1954年撤销,并入内蒙古自治区。
[②][tuǒ]
[《集韻》吐火切,上果,透。]
“绥2”的繁体字。通“妥1”。
下垂。
[③][ruí]
[《集韻》儒隹切,平脂,日。]
通“緌1”。“绥3”的繁体字。
古代旌旗的一种。
恤惸且存老,抚弱复绥强。——唐朝· 明皇帝《赐诸州刺史以题座右》
命将绥边服,雄图出庙堂。——唐朝· 明皇帝《送张说巡边》
大享明祇,永绥多佑。——唐朝· 不详《郊庙歌辞 蜡百神乐章 雍和》
长戟酋矛,粲其绥章。——唐朝· 柳宗元《方城 三》
不求绥岭桃,宁美邛乡蒟。——唐朝· 李义府《招谕有怀赠同行人》
抚绥初易帅,参画尽须人。——唐朝· 李频《送姚侍御充渭北掌书记》
梦登绥山穴,南采巫山芝。——唐朝· 陈子昂《感遇诗三十八首 三十六》
白水是唐兵驻守的地方,叫做绥戎职。——唐朝· 王重民《敦煌唐人诗集残卷考释》
择才绥鄢郢,殊化被江湘。——唐朝· 崔泰之《同光禄弟冬日述怀》
曰我旧梁氏,缉绥艰难。——唐朝· 柳宗元《唐铙歌鼓吹曲十二篇。梁之馀保荆衡巴巫…为苞枿第六》
梦入蓝桥,几点疏星映朱绥。——宋朝· 吴文英《荔枝香近·七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