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平,匀,引申为调和:均衡。势均力敌。平均。
⒉ 皆,都,老少均安。
⒊ 中国汉代计量单位,一均等于二千五百石。
⒋ 古同“韵”,和谐的声音。
⒌ 〔均钟〕古代乐器。
⒍ 古同“钧”,造瓦器的转轮。
详细词义
◎ 均 jūn
〈形〉
(1) (形声。从土,匀声。“匀”亦兼表字义。合起来指土地分配均平。本义:均匀;公平)
(2) 同本义 [equal;even;fair;just]
均,平也。——《说文》
乃均土地。——《周礼·小司徒》
土均。——《周礼·序官·均人》
大夫不均。——《诗·小雅·北山》
而患不均。——《论语·季氏》
盖均无贫。
性行淑均。——诸葛亮《出师表》
霜露所均。——南朝梁· 丘迟《与陈伯之书》
有无不均。——清· 方苞《狱中杂记》
(3) 又如:均壹(公平专一);均浃(平均而普遍);均人(官名。周礼地官之属。掌平均土地征役);均徧(公平周徧);均辨(公平);均平(均匀公平);均遍(均匀周遍);均种(指种植的间隔均匀适度)
(4) 等同,相同 [equal]
德虽如舜,不免形均。——《荀子·君子》
(5) 又如:均权(权势相等);均科(同等之罪);均敌(犹对等);均礼(行对等之礼)
记性变化
◎ 均 jūn
〈动〉
(1) 使…同样;平分 [divide equally;share out equally]
我行法,当等贵贱,均贫富。——《续资治通鉴》
(2) 又如:均摊;均贫富
(3) 调和,调节 [adjust]。如:均两浙杂税;均和(调和,协调);均节(调节);均适(调节适应)
(4) 衡量,比较 [weigh]
均之二策。——《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5) 又如:均工(按日计酬)
◎ 均 jūn
〈副〉
(1) 皆,都,全部 [without exception;all]
均欲奋勇出城。——《广东军务记》
均被火烧。
(2) 又如:诸事均已办妥
◎ 均 jūn
〈名〉
(1) 一种制造陶器所用的转轮,又称“陶旋轮”,后喻国政 [wheel]
秉国之均。——《诗·小雅·节南山》
犹立朝夕于运均之上。——《管子·七法》
(2) [计数或计量的] 单位,用以度量其他同类量的标准量,特指古代的一种重量单位,古代三十斤为钧,四钧为石 [a measurement unit]
夫先王之制钟也,大不出均,重不过石。——《风俗通义·钟》
辍舂哀国均。——《文选·任昉·出郡傅舍哭范仆射》
令官作酒,以二千五百石为一均。——《汉书》
(3) 中国水名 [Jun river]。汉水支流之一,上、中游为河南淅河,至河南淅川县与丹水合为均水,也称“丹江”
(4) 中国州名 [Jun prefecture]。今为湖北省均县
(5) 中国宋代瓷窑名,在今河南省禹县 [Jun kiln]
均 (jūn) 指调和、和谐、正直、全,用作人名意指大公无私、温柔、和睦、善良之义;
[①][jūn]
[《廣韻》居匀切,平諄,見。]
“旬2”的被通假字。
(1)古代制造陶器的转轮。
(2)公平;均匀。
(3)普遍;全面。
(4)皆;都。
(5)等同。
(6)调和;调节。
(7)衡量;比较。
(8)古代计量单位。
(9)通“袀”。
[②][yùn]
[《集韻》王問切,切焮,云。]
(1)古代校正乐器音律的器具。
(2)“韻”的古字。
(3)通“耘”。参见“均2田”。
草木承风偃,云雷施泽均。——唐朝· 卢纶《寄赠库部王郎中》
假山鬼兮请东皇,托灵均兮邀帝子。——唐朝· 司空曙《迎神》
情均皆挟纩,礼异贲丘园。——唐朝· 崔枢《赐耆老布帛》
独醒从古笑灵均,长醉如今敩伯伦。——唐朝· 白居易《咏家酝十韵》
今年社日分余肉,不值陈平又不均。——唐朝· 刘言史《嘉兴社日》
渔父真闲唱,灵均是谩愁。——唐朝· 齐己《怀洞庭》
首句作“昨度匡山下”,第三句作“今来湓水曲”,均可订《大典》之误,兹据改。——唐朝· 崔融《太平兴龙寺(题拟)》
若夸郭璞五色笔,江淹却是寻常人(《全唐诗》卷六○七收“华山”二句及末四句,卷八六八收“上天”二句,均误系于张孜名下。——唐朝· 李山甫《代张孜幻梦李白歌》
(以上二十八首均见北京图馆藏清陈氏晚晴轩钞本五卷本《王无功文集》卷三。——唐朝· 王绩《秋园夜坐》
山云当幕(《总胜》作“赏慕”),夜月为钩(《灯录》、《总胜》、《沅湘》二句均在“卧藤”二句前)。——唐朝· 明瓒《乐道歌》
梦入蓝桥,几点疏星映朱均。——宋朝· 吴文英《荔枝香近·七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