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古代军中作防守用的墙壁:堡垒。营垒。对垒。
⒉ 砌:垒墙。
详细词义
◎ 垒
壘 lěi
〈名〉
(1) (形声。从土,畾(雷)声。本义:军壁,防护军营的墙壁或建筑物)
(2) 同本义 [rampart]
垒,军壁也。——《说文》
四郊多垒。——《礼记·曲礼上》
营军之垒舍。——《周礼·夏官·量人》
因垒而降。——《左传·僖公十九年》
摩垒而还。——《左传·宣公十二年》
于城内更筑坚垒。——清· 邵长蘅《青门剩稿》
故垒西边。——宋·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3) 又如:垒培(军营中的围墙等防御工事);垒尉(官名。掌理警卫营堡、缉捕盗贼的武官);垒和(军营的大门);垒口(营垒的入口);垒舍(犹营房);深沟高垒;两军对垒
(4) 棒球内场的一个垒 [base in baseball]。如:在第一垒被杀出局
记性变化
◎ 垒
壘 lěi
〈动〉
(1) 把砖、石等重叠砌起来 [build by piling bricks,clay,stones,etc.]
请深垒固军。——《左传·文公十二年》
(2) 又如:垒城(筑垒近大城叫垒城);垒垒(相叠重沓的样子);垒断(堵截住);垒块(积石。比喻胸中郁积的不平之气);垒垒(一堆一堆地丛列着);垒堆(堆积;拥挤)
(3) 通“纍”。捆绑 [bind;tie;bundle up]
甲不解壘,兵不解翳。——《管子·小匡》
氐羌之虏也。不憂其壘也。——《荀子·大略》
垒 (lěi) 指营垒、深壁固垒、深沟高垒,用作人名意指坚硬、有主见、有谋略之义;
[①][lěi]
[《廣韻》力軌切,上旨,來。]
“垒2”的繁体字。亦作“蘲1”。
(1)军壁,阵地上的防御工事。
(2)指军营。
(3)堆砌。
(4)山岳;土堆。
(5)竖立。
(6)巢;窝。
(7)星座名。即垒壁阵。
(8)姓。《後赵录》有壘澄,本姓裴。见《广韵·上旨》。
[②][léi]
[《集韻》倫追切,平脂,來。]
“垒3”的繁体字。
(1)巨大。
(2)重叠累积的样子。参见“壘2壘”。
(3)通“累”。捆绑。
[③][lèi]
[《集韻》盧對切,去隊,來。]
“垒4”的繁体字。
见“壘3石”。
[④][lǜ]
[《集韻》劣戌切,入術,來。]
“垒5”的繁体字。
见“鬱壘”。
四郊失壁垒,虚馆开逢迎。——唐朝· 杜甫《八哀诗 赠左仆射郑国公严公武》
峨嵋玉垒指霞标,鸟没天低幕府遥。——唐朝· 钱起《送傅管记赴蜀军》
塞云凝废垒,关月照惊蓬。——唐朝· 权德舆《送张曹长工部大夫奉使西番》
斫营看迥点,对垒重相持。——唐朝· 元稹《酬段丞与诸棋流会宿弊居见赠二十四韵》
玉垒李太白,铜堤孟浩然。——唐朝· 皮日休《鲁望昨以五百言见贻过有褒美内揣庸陋弥增媿悚因成一千言上述吾唐文物之盛次叙相得之欢亦迭和之微旨也》
清秋月色临军垒,半夜淮声入贼壕。——唐朝· 陆龟蒙《奉和袭美寄滑州李副使员外》
玉垒峨嵋秀,岷江锦水清。——唐朝· 齐己《酬西川楚峦上人卷》
蒹葭侵[坏](废)垒,烟雾接沧洲。——唐朝· 陆蟾《春暮经石头城》
敌守垒,我力有余攻。——唐朝· 易静《兵要望江南 占星第十三(京本列第五○四十三首) 三十一》
悲风吊枯骨,明月照荒垒。——唐朝· 邵谒《战城南》
梦入蓝桥,几点疏星映朱垒。——宋朝· 吴文英《荔枝香近·七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