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写字绘画用的黑色颜料:一锭墨。墨汁。墨盒。墨迹。墨宝(珍贵的字画。亦用来尊称别人写的字、画的画)。
⒉ 写字画画用的各色颜料:墨水。油墨。粉墨登场。
⒊ 黑色或接近于黑色的:墨黑。墨面(a.黑的脸色;b.指墨刑)。墨镜。墨绿。墨菊。墨晶(黑色的水晶)。
⒋ 贪污:贪墨。墨吏。
⒌ 古代一种刑罚,在脸上刺字并涂墨(亦称“黥”):墨刑。
⒍ 姓。
⒎ 古同“默”,缄默。
详细词义
◎ 墨 mò
〈名〉
(1) (会意兼形声。从土,从黑,黑亦声。本义:书画所用的黑色颜料,用松烟等原料制成)
(2) 同本义 [Chinese ink,sumi]
墨,书墨也。——《说文》
舐笔和墨。——《庄子·田子方》
史占墨。——《周礼·占人》
致其墨。——《周礼·卜师》。注:“熟灼之,明其兆。”
(3) 又如:墨丸(古墨的一种);墨本(碑帖的拓本);墨工(制墨的工匠);墨妆(脸部以墨化妆);墨路(墨线)
(4) 指诗文或书画 [handwriting or painting]
墨客降席,再拜稽首。——扬雄《长杨赋》
(5) 又如:墨君竹(墨绘之竹);文墨;遗墨;墨兵(指史书;指书画诗文);墨妙(精妙的文章、书法和绘画);墨帖(法帖。指名家法书的拓本或印本)
(6) 绳墨。木工用以校正曲直的墨斗线 [thread used by carpenters for marking]
墨丈寻常之间。——《国语·周语》
物仰其墨。——《太玄·法》。注:“谓绳墨也。”
(7) 又如:墨斗(木工画直线的工具);墨路(墨线。木工画在木料上用以校正曲直的线)
(8) 中国古代五刑之一。刺刻面额,染以黑色,作为惩罚的标记。商周叫“墨刑”,秦汉叫“黥刑” [tattooing]
墨者,墨其额也。——《白虎通·五刑》
墨罪五百。——《周礼·司刑》。注:“黥也。先刻其面,以墨窒之。”
(9) 指墨家。战国时期的重要学派,九流之一,墨翟所创 [Mohist School]。如:墨者(墨家的门徒和学者)
(10) 通“纆”。绳索 [rope;cord;string]
徽以纠墨。——扬雄《解嘲》
记性变化
◎ 墨 mò
〈形〉
(1) 黑色 [black]
墨,黑也。——《广雅·释器》
面深墨。——《孟子·滕文公上》
臣观吴王之色类有大忧。——《国语·吴语》。注:“传曰:‘肉食者无墨。’今 吴王有墨。墨,黑气也。”
其色墨。——明· 魏学洢《核舟记》
俄倾风定云墨色。——唐·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墨以葬文公。——《左传·僖公三十二年》
于是始墨。——《左传·僖公三十二年》
(2) 又如:墨绖(黑色的丧服);墨面(形容面容黑瘦);墨玉(黑色玉石);墨衣(黑衣,指丧服);墨灰(黑灰色)
(3) 贪污,不廉洁 [corrupt]
贪以败官为墨。——《左传·昭公十四年》
墨者多自免去。——清· 张廷玉等《明史》
(4) 又如:墨臣(贪赃不法的臣子);墨吏(贪官污吏)
(5) 通“默”。不语 [silent;tacit]
故口可劫而使墨云。——《荀子·解蔽》
孔静幽墨,冤结纡轸兮。——《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墨 (mò) 指黑色、墨水、书画、诗文,用作人名意指才华、博学、满腹经纶之义;
[①][mò]
[《廣韻》莫北切,入德,明。]
(1)用于书写、绘画的黑色颜料。
(2)泛指书写绘画颜料,不限于黑色的。如墨水,银朱墨。
(3)黑色。
(4)蔽塞,黑暗。
(5)气色晦暗。
(6)贪污;不廉洁。
(7)指诗文书画等。
(8)古代五刑之一。以刀刺面、染黑为记。
(9)谓丧仪穿黑色的丧服。
(10)绳墨。木工用以校正曲直的墨斗线。引申为准则、法度。
(11)古人烧灼龟甲以视吉凶。其粗大的正缝谓之“墨”。
(12)烧田。
(13)古度量单位。五尺为墨。参见“墨丈”。
(14)墨家的简称。
(15)通“默”。静默;谦退。
(16)姓。
[②][méi]
[《集韻》旻悲切,平脂,明。]
见“墨2杘”。
[③][mèi]
[《集韻》莫佩切,去隊,明。]
毁谤。
吾观文士多利用,笔精墨妙诚堪重。——唐朝· 鲁收《怀素上人草书歌》
文墨悲无位,诗书误白头。——唐朝· 窦常《求自试》
风雪直斋坛,墨组贯铜绶。——唐朝· 李贺《赠陈商》
水墨看虽久,琼瑶喜尚全。——唐朝· 元稹《酬乐天江楼夜吟稹诗因成三十韵》
墨客投何处,并州旧翰林。——唐朝· 白居易《春送卢秀才下第游太原谒严尚书》
一刷半天墨,架为欹危屋。——唐朝· 皮日休《吴中苦雨因书一百韵寄鲁望》
连澌光比镜,囚墨腻于{瑿玉=石}。——唐朝· 李咸用《谢友生遗端溪砚瓦》
刀尺不亏绳墨在,莫疑张翰恋鲈鱼。——唐朝· 韩偓《闲居》
研尽一寸墨,埽成千仞峰。——唐朝· 李洞《观水墨障子》
)鸣鸠在处携书卷,科斗生时想墨池。——唐朝· 张祜(一)《所居即事六首(原注:丹阳闲居寄郑明府如范上人。) 其三》
梦入蓝桥,几点疏星映朱墨。——宋朝· 吴文英《荔枝香近·七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