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正巧,刚刚:恰巧。恰好。恰恰(a.刚好,如“恰恰相反”;b.融和,如“春光恰恰”;c.鸟鸣声,如“自在娇莺恰恰啼”)。恰似。
⒉ 合适,适当:恰当。恰切(qiè)。
详细词义
◎ 恰 qià
〈副〉
(1) (形声。从心,合声。本义:用心)
(2) 同本义 [diligently;attentively]
恰,用心也。——《说文新附》
(3) 又如:恰恰(用心的样子)
(4) 才,刚刚 [just now;exactly;precisely]。如:恰刚(刚刚);恰方(方才);恰来(刚才);恰待(刚要);恰才(刚刚,刚才)
(5) 岂;难道 [could it be said that]。如:恰不道(岂不知)
记性变化
◎ 恰 qià
〈形〉
(1) 适当;正好 [suitable;properly;just]
恰是湘妃泪尽时。—— 贾岛《赠人斑竹柱杖》
野航恰受两三人。——杜甫《南邻》
(2) 又如:恰则(恰恰);恰恨(正不巧);恰合(正相符合);恰限(正遇上);恰便似(正好像);恰贴(恰当、妥贴);恰意(适合心意);恰适(合适)
恰 (qià) 指适当、恰闻、恰意、刚刚,用作人名意指完美、天作之合之义;
[①][qià]
[《廣韻》苦洽切,入洽,溪。]
(1)用心。
(2)正好。
(3)确实。
(4)融洽。
(5)副词。才;刚刚。
(6)副词。却;岂。
(7)量词。表示极少。
广张罪福资诱胁,听众狎恰排浮萍。——唐朝· 韩愈《华山女》
唯是无儿头早白,被天磨折恰平均。——唐朝· 白居易《自咏》
不须更向沧溟望,惆怅欢情恰一年。——唐朝· 薛宜僚《别青州妓段东美 二》
毕卓醉狂潘氏少,倾来掷去恰相宜。——唐朝· 方干《袁明府以家酝寄余余以山梅答赠非唯四韵兼亦双关》
孤岩恰恰容幽构,可爱江南释子园。——唐朝· 郑损《星精石》
认得旧溪兼旧意,恰如羊祜识金环。——唐朝· 吴融《阌乡寓居十首 钓竿》
恰似传花人饮散,空抛牀下最繁枝。——唐朝· 崔李二生《句》
如今四十余年也,还共当时恰一般。——唐朝· 贯休《再逢虚中道士三首 一》
遥看烟里面,恰似鸠盘荼。——唐朝· 无名氏《吹火诗 二》
据《旧书》一七上,长庆四年九月,‘庚戌,以河南尹令狐楚检校礼部尚书、汴州刺史宣武军节度宋汴亳观察等使’,由此计至大和二年,恰是五年。——唐朝· 令狐楚《重修望京楼因登楼赋诗(题拟)》
梦入蓝桥,几点疏星映朱恰。——宋朝· 吴文英《荔枝香近·七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