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对别人表同情,怜悯:恤刑(施刑慎重,不严刑以逼供)。体恤。
⒉ 救济:恤金。抚恤。
⒊ 忧虑:恤恤(忧虑的样子)。
详细词义
◎ 恤
卹、賉 xù
〈动〉
(1) (形声。从心,血声。本义:忧虑)
(2) 同本义 [worry]
恤,忧也。——《说文》
勿恤其孚。——《易·泰》
不印自恤。——《书·大诰》
告而忧恤。——《诗·大雅·桑柔》
不恤国事。——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
所图者国恤家仇,所期望者豪杰事功。——明· 张煌言《复郎廷佐书》
(3) 又如:恤功(担忧民众的事务);恤恤(忧虑的样子);恤民(忧虑人民的疾苦)
(4) 体恤 [favor]
朝廷竟无恤赠之典。——《隋唐演义》
恤病讨贰。——《左传》
不知存恤。——《三国志·诸葛亮传》
(5) 又如:恤近忽远(体恤亲近的人而忽略疏远的人);恤金
(6) 怜悯 [pity;sympathize]
司寇宜哀狱,台庭幸恤辜。——唐· 沈佺期《移禁司刑》
(7) 又如:恤矜(怜悯)
(8) 周济 [help out]
以恤礼哀寇乱。——《周书·大宗伯》
胡以相恤。——汉· 贾谊《论积贮疏》
存恤贫无告者。——《明史》
隋主闻知大怒,厚恤 麦铁杖等,杀监军 刘士龙,囚 于仲文。——《隋唐演义》
(9) 又如:恤邻(救济近邻);恤贫(救济贫民);恤嫠(救济);恤病(救援有危难的人);恤患(济人于患难)
(10) 安置 [install]
不遂我遣,恤我九列。——《汉书》
(11) 顾及;顾念 [take into account]
战胜宜阳,不恤 楚交,忿也。——《战国策》
(12) 又如:恤刑(慎用刑法)
(13) 抚养 [nurse]
恤孤寡。——《礼记·月令》
恭老恤幼,不忘宾旅。——《孔子家语·弟子行》
(14) 又如:恤孤(抚养孤儿)
记性变化
◎ 恤 xù
〈名〉
(1) 葬仪 [obsequies]
俗谚云:“会稽打鼓送恤, 吴兴步担令史。”——《南史》
(2) 又如:恤典(丧葬礼仪)
[①][xù]
[《廣韻》辛聿切,入術,心。]
亦作“賉1”。
(1)忧虑;忧患。
(2)指君父之丧。
(3)指丧仪。
(4)体恤;怜悯。
(5)顾及;顾念。
(6)周济,救济。
(7)慎,。
(8)安置。
(9)惊恐。参见“恤然”。
(10)见“恤削”。
(11)姓。春秋鲁有恤由。见宋邵思《姓解·心部》。
须念作劳居者逸,勿言我后焉能恤。——唐朝· 明皇帝《春台望》
为知勤恤意,先此示年丰。——唐朝· 明皇帝《野次喜雪》
贤守恤人瘼,临烟驻骊驹。——唐朝· 刘禹锡《武陵观火诗》
天不恤吾甿,如何连夜瑶花乱。——唐朝· 刘叉《雪车》
犹须副忧寄,恤隐安疲民。——唐朝· 白居易《初下汉江舟中作寄两省给舍》
诚知两轴非珠玉,深愧三缣恤旅途。——唐朝· 平曾《留别薛仆射》
天鉴诛元恶,宸慈恤远黎。——唐朝· 沈佺期《赦到不得归题江上石》
惟语以济恤孤贫,感愧覆载,忠孝君亲,重人性命,净身心,绝奢侈,即为道之根绪也。——唐朝· 白元鉴《讲堂》
命无以远兮谅自嗟,岂将天怒,我尹之慰恤兮,实解予之愁苦。——唐朝· 佚名《河南民为河南尹某公歌(题从《古谣谚》卷八一拟)》
好我者恤我,不好我者何忍临危而相挤。——唐朝· 李白《万愤词投魏郎中》
梦入蓝桥,几点疏星映朱恤。——宋朝· 吴文英《荔枝香近·七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