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哀怜:怜悯。悯恤。悯惜。悯恻。
⒉ 忧愁:悯默。
详细词义
◎ 悯
憫 mǐn
〈动〉
(1) (形声。从心,闵( mǐn)声。本义:怜恤) 同本义 [commiserate;take pity on]
隋堤柳,悯亡国也。—— 白居易《新乐府序》
人远悲天悯人之怀,岂为一己之不遇乎?——清· 黄宗羲《朱人远墓志铭》
(2) 又如:悯人之凶(原谅、可怜凶恶之人。形容看透世情,慈悲为怀,无所计较);悯念(怜悯);悯宥(怜悯宽宥);悯笑(怜悯讪笑;可怜亦复可笑);悯贫(怜恤贫苦的人);悯然(哀怜的样子)
记性变化
◎ 悯
憫 mǐn
〈形〉
(1) 忧愁;烦闷 [worried;sorrow]
阨穷而不悯。——《孟子》
曲罢悯然。——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2) 又如:悯默(因忧伤而沉默);悯悯(忧伤的样子);悯愧(忧伤怀惭);悯叹(忧伤叹息);悯时病俗(忧虑时俗)
(3) 哀伤 [sad]。如:悯凶(为丧事而忧伤。专用以指父母丧亡);悯悼(哀伤悲悼);悯哀(哀伤)
[①][mǐn]
[《廣韻》眉殞切,上軫,明。]
“悯1”的繁体字。
(1)忧愁;忧伤。
(2)怜恤;哀怜。
上感九庙焚,下悯万民疮。——唐朝· 杜甫《壮游》
洛民萧条久,威恩悯抚难。——唐朝· 孟郊《严河南》
群臣利己要差僭,天子深衷空悯悼。——唐朝· 元稹《和李校书新题乐府十二首 阴山道》
何当悯湮厄,授道安虚孱。——唐朝· 白居易《送毛仙翁》
悯悯百虑起,回回万恨深。——唐朝· 杨衡《夷陵郡内叙别》
恭惟大司谏,悯此如发狂。——唐朝· 皮日休《太湖诗 包山祠》
故人悯追送,置酒此南洲。——唐朝· 陈子昂《遂州南江别乡曲故人》
悯悯琴上鹤,萧萧路傍马。——唐朝· 马怀素《饯许州宋司马赴任》
悯哉吹箫子,悲啼下凤楼。——唐朝· 临淄县主《与独孤穆冥会诗 二》
駸駸百驷驰,悯悯群龙饯。——唐朝· 李乂《故赵王属赠黄门侍郎上官公挽词》
梦入蓝桥,几点疏星映朱悯。——宋朝· 吴文英《荔枝香近·七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