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熔化金属。
⒉ 火旺。
⒊ 烘干,烤火。
⒋ 古代谥法,去礼远众称“炀”。
详细词义
◎ 炀
煬 yáng
〈动〉
(1) 熔炼金属 [melt metals]
以一铁范…密布字印…持就火炀之。——宋· 沈括《梦溪笔谈·活板》
(2) 另见 yàng
详细词义
◎ 炀
煬 yàng
〈动〉
(1) (形声。从火,昜( yáng)声。本义:烘烤)
(2) 同本义 [roast]
古者民不知衣服,夏多积薪,冬则炀之。——《庄子》
(3) 向火(取暖);烤火 [warm oneself]
炀,炙燥也。——《说文》
冬则羊裘解札,短褐不掩形而炀灶口。——《淮南子》
若灶则不然,前之人炀,则后之人无从见也。——《战国策》
(4) 炊 [cook]。如:炀者(灶下烧火的人);炀器(炉灶)
(5) 遮蔽,蒙蔽,挡住 [cover]。如:炀没(湮没,消失);炀蔽(遮瞒;遮蔽)
记性变化
◎ 炀
煬 yàng
〈形〉
(1) 炽热 [hot]
观天火之炎炀兮,听大壑之波声。——汉· 东方朔《七谏》
(2) 又如:炀火(烈火);炀旱(炎热干旱);炀炀(火盛的样子);炀和(融和;暖和)
(3) 另见 yáng
炀 (yáng) 指炽热、烘干、旺盛、热情,用作人名意指热情、兴旺、积极、温暖之义;
[①][yàng]
[《廣韻》餘亮切,去漾,以。]
“炀1”的繁体字。
(1)烘烤;烘干。
(2)向火(取暖);烤火。
(3)炊。参见“煬者”。
(4)遮蔽,蒙蔽;挡住。
(5)焚烧。
(6)炽热。
(7)照耀。
[②][yáng]
[《廣韻》與章切,平陽,以。]
“炀2”的繁体字。
熔化金属。
炀皇嗣君位,隋德滋昏幽。——唐朝· 元结《闵荒诗一首》
探汤汲阴井,炀灶开重扉。——唐朝· 柳宗元《夏夜苦热登西楼》
大业年中炀天子,种柳成行夹流水。——唐朝· 白居易《新乐府 隋堤柳 悯亡国也》
炀帝龙舟向此行,三千宫女采桡轻。——唐朝· 徐凝《汴河览古》
楚老几代人,种田炀帝宫。——唐朝· 鲍溶《隋宫》
炀帝都城春水边,笙歌夜上木兰船。——唐朝· 许浑《送沈卓少府任江都》
斗鸡台边花照尘,炀帝陵下水含春。——唐朝· 赵嘏《广陵道》
炀帝国已破,此中都不知。——唐朝· 马戴《广陵曲》
梁王兔苑荆榛里,炀帝鸡台梦想中。——唐朝· 罗隐《所思》
炀帝河声里,几番荣又枯。——唐朝· 孙鲂《柳 一》
梦入蓝桥,几点疏星映朱炀。——宋朝· 吴文英《荔枝香近·七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