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烧,炙:灼热。灼伤(烧伤)。焦灼。心急如灼。
⒉ 明白透彻:真知灼见。
⒊ 鲜明:灼灼。灼亮。灼然。
详细词义
◎ 灼 zhuó
〈动〉
(1) (形声。从火,勺声。本义:烧,灸)
(2) 同本义 [burn;scorch;cauterize]
灼,炙也。——《说文》
皆忧心如火灼烂之矣。——《诗·节南山》笺
征丝灼之。——《史记·龟策传》
不可灼也。——《淮南子·泛论》
唐虞点灼而毁议。——《楚辞》
无若火始焰焰,厥攸灼叙,弗其绝。——《书·洛诰》
(3) 又如:灼艾(燃烧艾绒熏灸人体一定的穴位);灼臂落发(烧炙手臂剃去头发。佛教徒表示自我忏悔的一种方式);灼火(燃火)
(4) 烫伤 [scald]
泉源沸涌,浩气云浮,以腥物投之,俄倾即熟,其中时有细赤鱼游之,不为灼也。——《水经注》
(5) 照亮,用光亮照明 [illuminate]
皆仆掩门户。以烛灼之,惧有野犬留厨下。——徐珂《清稗类钞》
(6) 又如:灼灼(鲜明;明亮的样子);灼天(照亮天空);灼夜(照亮黑夜)
记性变化
◎ 灼 zhuó
〈形〉
(1) 通“焯”( zhuō)。明亮,鲜明 [bright;luminous]
灼见三有俊心。——《书·立政》
(2) 又
我其克灼知厥若。
灼绣颈而衮背。——潘岳《射雉赋》
(3) 又如:灼灼辉辉(明亮炽盛);灼耀(明亮耀眼);灼如(昭明显赫的样子);灼粲(光辉灿烂);灼眼(明亮耀眼)
(4) 明光;透彻 [penetrating]。如:灼知(明白了解);灼灼;灼戒(洞鉴);真知灼见
(5) 焦急 [anxious]。如:灼急;灼热
灼 (zhuó) 指明亮、热血、激情、光亮,用作人名意指聪明明理、光明磊落、满怀激情之义;
[①][zhuó]
[《廣韻》之若切,入藥,章。]
亦作“燋3”。
(1)烧;炙。
(2)引申为焦急。参见“灼怛”。
(3)烧伤;烫伤。
(4)照亮。
(5)比喻以言语中伤。
(6)明白。
(7)彰著。
(8)鲜明貌。
(9)旺盛。
(10)惊恐;惶恐。
(11)用作量词。
(12)见“灼灼”。
(13)见“灼然”。
去时思灼灼,去罢心悠悠。——唐朝· 乔知之《杂曲歌辞 定情篇》
照灼瑶华散,葳蕤玉露繁。——唐朝· 曹着《曲江亭望慈恩寺杏园花发》
晴日照旗红灼烁,韶光入队影玢璘。——唐朝· 徐商《贺襄阳副使节判同加章绶》
尝闻灼灼丽于花,云髻盘时未破瓜。——唐朝· 韦庄《伤灼灼》
祗应红杏是知音,灼灼偏宜间竹阴。——唐朝· 李中《桃花》
华滋尚照灼,幽气含纷郁。——唐朝· 无名氏《霜菊》
艳阳灼灼河洛神,珠帘绣户青楼春。——唐朝· 薛馧《赠郑女郎》
泉葩映兮烟茑临,红灼灼,翠阴阴。——唐朝· 卢鸿一《嵩山十志十首》
(见宋陈元龙《片玉集注》卷一《荔枝香》注引《丽情集》引《小玉歌》)(按:此诗作者之推定,与本书卷二十二崔珏《灼灼歌》相类,可参看。——唐朝· 李惟《霍小玉歌 三》
帝典昭灼,王度清夷。——唐朝· 孙宗闵《恺悌诗(并序) 宜兮一章(二十句)(宜兮,洽民心也。)》
梦入蓝桥,几点疏星映朱灼。——宋朝· 吴文英《荔枝香近·七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