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红色:朱红。朱批。朱笔。朱文(印章上的阳文)。朱门(红漆大门,旧时指豪富人家)。
⒉ 矿物名:朱砂(无机化合物,中医用于镇静剂。亦称“辰砂”、“丹砂”)。朱墨。
⒊ 姓。
详细词义
◎ 朱 zhū
〈名〉
(1) (指事。小篆字形,从木,一在其中指出这种木是红心的。 本义:赤心木)
(2) 同本义 [the tree with red core]
朱,赤心木,松柏属。——《说文》
(3) 指朱色的物品 [scarlet thing]
…朱(此指朱色缯帛)四百裹。——《穆天子传》
(4) 姓
朱孝纯子颍。(朱孝纯,字子颍,山东历城人,乾隆进士,当时任泰安知府,善诗画。)—— 清· 姚鼐《登泰山记》
记性变化
◎ 朱 zhū
〈形〉
(1) 朱色,大红色 。古代称为正色 [vermilion;bright-red]
网户朱缀。——《楚辞·招魂》
紫衣而朱冠。——《庄子·达生》
朱衣冠,执朱弓,挟朱矢。——《墨子·明鬼下》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禹作为祭器,墨染其外,而朱画其内。——《韩非子·十过》
朱鳞火鬣。——唐· 李朝威《柳毅传》
朱缨宝饰之帽。——明·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2) 又如:朱印(朱色印记);朱封(用朱笔在封口作标记);朱押(用朱笔在封条等上面签字或画花押)
◎ 朱
硃 zhū
〈名〉
(1) “朱砂”的简称[innabar]
出赤盐如朱,白盐如玉。——《隋书》
(2) 又如:磁朱丸(磁石、朱砂、神曲配成的丸药,治疗心悸失眠、头晕目眩等)
朱 (zhū) 指红色、朱砂、朱姓、朱红,用作人名意指热忱、吉祥如意、顺风顺水之义;
[①][zhū]
[《廣韻》章俱切,平虞,章。]
(1)大红色。比绛色(深红色)浅,比赤色深。古代视为五色中红的正色。
(2)染成或涂成大红色。
(3)红色之物。指胭脂之类。
(4)红色之物。指红色印绶。
(5)红色之物。指红色官服。
(6)朱砂。
(7)指南方。古代以五色配属五方,朱色属南方。
(8)煮熟。参见“朱弦”。
(9)木名。
(10)通“珠”。参见“朱履客”。
(11)通“侏”。参见“朱儒”、“朱愚”。
(12)姓。
(13)“硃”的简体字。
[②][shū]
[《集韻》慵朱切,平虞,禪。]
见“朱2提”。
瑶瑟多哀怨,朱弦且莫听。——唐朝· 魏璀《湘灵鼓瑟》
高阁朱栏不厌游,蒹葭白水绕长洲。——唐朝· 李嘉佑《同皇甫冉登重玄阁》
碧窗宿雾濛濛湿,朱栱浮云细细轻。——唐朝· 杜甫《江陵节度阳城郡王新楼成王请严侍御判官赋七字句同作》
{王湛}{王湛}兰英照豹斑,满堂词客尽朱颜。——唐朝· 钱起《玛瑙杯歌》
王孙别舍拥朱轮,不羡空名乐此身。——唐朝· 韩翃《赠李翼》
竹宇分朱阁,桐花间绿杨。——唐朝· 耿湋《春日洪州即事》
高张朱弦琴,静举白玉指。——唐朝· 窦庠《留守府酬皇甫曙侍御弹琴之什》
丹荔来金阙,朱樱贡玉盘。——唐朝· 戴叔伦《春日早朝应制》
朱果雕笼香透,分明紫禁寒随。——唐朝· 郑概《忆长安 六月》
南方朱鸟一朝见,索漠无言蒿下飞。——唐朝· 刘禹锡《百舌吟》
梦入蓝桥,几点疏星映朱朱。——宋朝· 吴文英《荔枝香近·七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