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舂米或捶衣的木棒:杵臼。砧杵。杵臼交(旧称互相不嫌贫贱的朋友)。
⒉ 用长形的东西戳:杵了他一拳。
详细词义
◎ 杵 chǔ
〈名〉
(1) (形声。从木,午声。本义:舂米的棒槌)
(2) 同本义 [pestle]
杵,舂杵也。——《说文》
断木为杵,掘地为臼。——《易·系辞》传
(3) 又如:杵臼交(不嫌贫贱的交情);杵臼(杵与臼);杵头(杵)
(4) 捶衣用的短木棒 [battling stick]。如:杵砧(捣衣的槌棒与垫石);杵声(棒槌捣衣的声音)
(5) 筑墙、筑堤时,用来填实泥土的棒槌 [trip-hammer]
筑谓之杵。——《广雅》
杵以梧。——《礼记·杂记》
(6) 又如:杵声(筑城填土的杵槌声);杵木(筑土的木槌)
(7) 古代的一种棒形兵器。形如杵 [pestle-like weapon]
记性变化
◎ 杵 chǔ
〈动〉
(1) 捣,砸 [pestle]
傲童不讴歌,舂筑者不相杵。——《新书》
(2) 用长形的东西戳 [poke]。如:用指头杵他一下
[①][chǔ]
[《廣韻》昌與切,上語,昌。]
(1)舂捣谷物、药物及筑土、捣衣等用的棒槌。
(2)借指捣衣声。
(3)古代一种棒状的武器。
(4)捣;捅;戳。
(5)引申为以语言刺人。
(6)方言。犹放,放置。
(7)古星座名。
(8)通“櫓”。古代武器中的盾。
落日鸿雁度,寒城砧杵愁。——唐朝· 高适《宋中十首 五》
砧杵闻秋夜,裁缝寄远方。——唐朝· 杨凝《秋夜听捣衣》
谁家思妇秋捣帛,月苦风凄砧杵悲。——唐朝· 白居易《闻夜砧》
万家砧杵三篙水,一夕横塘似旧游。——唐朝· 温庭筠《池塘七夕》
不闻砧杵动,时看桔槔翻。——唐朝· 李郢《园居》
贫窗苦机杼,富家鸣杵砧。——唐朝· 于濆《里中女》
里闬宁相杵,朝叹忽迁舟。——唐朝· 苏颋《夜闻故梓州韦使君明当引绋感而成章》
祗知抱杵捣秋砧,不觉高楼已无月。——唐朝· 裴说《闻砧》
云矗千堵,土攒万杵。——唐朝· 罗隐《吴公约神道碑附诗》
数家砧杵秋山下,一郡荆榛寒雨中。——唐朝· 韦应物《登楼寄王卿》
梦入蓝桥,几点疏星映朱杵。——宋朝· 吴文英《荔枝香近·七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