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常绿乔木,果实称“橘子”,多汁,味酸甜可食。种子、树叶、果皮均可入药:橘红。橘络。橘黄色。橘化为枳(喻人必然受环境的影响而发生变化)。
用橘字免费起名
详细词义
◎ 橘 jú
〈名〉
(形声。 从木, 矞( yù)声。 本义: 橘树。果实也称“橘”) 同本义 [orange] 几种球形或近球形的热带或亚热带产的果实之一, 实际上是浆果, 有微红黄色的革质芳香果皮,含有许多油腺, 广泛应用在糖果、 点心、 蜜饯和烹调方面, 通常有甜味或酸味, 多汁可食的果肉含矿物质和维生素C
[①][jú]
[《廣韻》居聿切,入術,見。]
亦作“桔2”。
(1)果木名。果实为橘子。常绿乔木,树枝细,通常有刺,叶子长卵圆形,果实扁圆形,果皮红黄色,果肉多汁,味酸甜不一。果皮、果核及树叶都可入药。
(2)月阳名之一。
江南有丹橘,经冬犹绿林。——唐朝· 张九龄《感遇十二首 七》
见果皆卢橘,闻禽悉鹧鸪。——唐朝· 白居易《东南行一百韵寄通州元九侍御澧州李十一舍人果州崔二十二使君开州韦大员外庾三十二补阙杜十四拾遗李二十助教》
浸月冷波千顷练,苞霜新橘万株金。——唐朝· 白居易《宿湖中》
橘苞从自结,藕孔是谁锼。——唐朝· 白居易《想东游五十韵》
千株橘树唯沽酒,十顷莲塘不买鱼。——唐朝· 皮日休《陈先辈故居》
远脉滋衡岳,微凉散橘州。——唐朝· 李屿《过洞庭》
半夏橘皮姜共煮,煎汤调下化粘涎。——唐朝· 孙思邈《枕上记 伤寒咳{口敕}》
木落姑苏台,霜收洞庭橘。——唐朝· 刘长卿《吴中闻潼关失守因奉寄淮南萧判官》
彭蠡湖边香橘柚,浔阳郭外暗枫杉。——唐朝· 刘长卿《送孙逸归庐山》
新橘香官舍,征帆拂县楼。——唐朝· 岑参《送江陵黎少府》
梦入蓝桥,几点疏星映朱橘。——宋朝· 吴文英《荔枝香近·七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