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柴,散木:樵苏(柴草,亦指打柴割草)。采樵。
⒉ 打柴:樵夫。樵客。
⒊ 古同“谯”,谯楼。
详细词义
◎ 樵 qiáo
〈名〉
(1) (形声。从木,焦声。本义:薪柴)
(2) 同本义 [firewood]
樵,散木也。——《说文》
樵彼桑薪。——《诗·小雅·白华》
请无杆采樵者以诱之。——《左传·醒公十二年》
樵蒸焜上。——《汉书·扬雄传》。注:“木薪也。”
樵苏后炊。——《史记·淮阴侯传》
(3) 又如:樵山(柴薪堆积如山);樵米(柴草与粮食);樵斧(柴斧);樵拾(樵采,采薪);樵薪(柴薪);樵苏(柴草);樵担(柴担子)
(4) 打柴的人 [wood cutter]。如:樵歌(樵夫所唱的歌);樵隐(隐居山中靠打柴为生的人);樵人(樵夫);樵子(樵夫);樵舍(打柴人的房舍)
(5) 通“谯”。楼的别名 [tower]
为堑垒木樵。——《汉书·赵充国传》
(6) 又如:樵楼(谯楼);樵门(谯楼之门。也泛指城门);樵鼓(即谯楼之鼓,用以报更)
记性变化
◎ 樵 qiáo
〈动〉
(1) 打柴,砍柴 [gather firewood]。如:樵苏(打柴割草);樵女(打柴的女子);樵客(打柴的人);樵户(以打柴为业的人家);樵汲(打柴汲水);樵牧(打柴放牧)
(2) 焚烧 [burn]
焚之者何?樵之也;樵之者何?以火攻也。——《公羊传》
樵 (qiáo) 指樵翁、打樵、樵路、采樵,用作人名意指实践、求知、积累之义;
[①][qiáo]
[《廣韻》昨焦切,平宵,從。]
亦作“藮1”。
(1)柴薪。
(2)砍伐;打柴。
(3)打柴人,樵夫。
(4)焚烧。
(5)通“譙”。谯楼;望楼。
(6)通“醮”。
有时自发钟磬响,落日更见渔樵人。——唐朝· 杜甫《崔氏东山草堂》
入村樵径引,尝果栗皱开。——唐朝· 杜甫《野望因过常少仙》
残生逗江汉,何处狎樵渔。——唐朝· 杜甫《将别巫峡赠南卿兄瀼西果园四十亩》
是时收获竟,落日多樵牧。——唐朝· 柳宗元《田家三首 三》
樵童斫将去,柔蔓与之并。——唐朝· 元稹《兔丝》
樵客天一畔,何由拜旌轩。——唐朝· 鲍溶《述德上太原严尚书绶》
樵人应满郭,仙鸟几巢林。——唐朝· 马戴《集宿姚侍御宅怀永乐宰殷侍御》
田园无岁计,寒近忆樵渔。——唐朝· 马戴《秋思二首 一》
窗逼野溪闻唳鹤,林通村径见樵人。——唐朝· 方干《宁国寺》
樵侣兼同志,音书近亦稀。——唐朝· 罗隐《初秋寄友人》
梦入蓝桥,几点疏星映朱樵。——宋朝· 吴文英《荔枝香近·七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