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以前,从前:昔者。昔人。往昔。今昔对比。
⒉ 古同“夕”,夜。
详细词义
◎ 昔 xī
〈名〉
(1) (象形。象残肉日以晞之,与俎同意。本义:干肉)
(2) 同本义 [dried meat]
昔,干肉也。——《说文》
(3) 假借为“昨。”从前;过去(与“今”相对) [former times;the past]
二曰昔酒。——《周礼·酒正》。?
昔之人无闻知。——《书·无逸》
自古在昔。——《诗·商颂·那》
昔者,圣王之作易也。——《易·说卦传》
昔栾武子。——《国语·晋语》
昔人已乘黄鹤去。—— 唐· 崔颢《黄鹤楼》
昔自郡城。——清· 周容《芋老人传》
(4) 又如:抚今追昔;今非昔比;今胜于昔;在昔(过去,从前);昔来(往日以来);昔士(古之贤人)
(5) 昨日 [yesterday]
昔者疾,今日愈,如之何不吊?——《孟子·公孙丑下》。赵岐注:“昔者,昨天也。”
(6) 傍晚[sunset;dusk]
是今日适越而昔至也。——《庄子·齐物论》
日入至于星出谓之昔。——《谷梁传·庄公七年》
其乐非特朝昔之乐也。——《史记·楚世家》
(7) 通“夕”。夜晚[evening]
通昔不寐矣。——《庄子·天运》
昔,夜也。——《广雅》
夏四月辛卯昔。——《谷梁传·庄公七年》
昔昔梦为国君……昔昔梦为人仆。——《列子·周穆王》
为一昔之期。——《左传·哀公四年》
昔 (xī) 指过去、昔日、素昔、傍晚,用作人名意指大度、情义、珍惜、沉稳之义;
[①][xī]
[《廣韻》思積切,入昔,心。]
亦作“1”。
(1)从前;过去。与“今”相对。
(2)昨天。
(3)久远;久旧。
(4)终了;末了。
(5)同“腊”。干肉。
(6)通“夕”。夜晚。
(7)通“作”。兴起。
(8)姓。汉有昔登。见《通志·氏族略四》引汉应劭《风俗通》。
[②][cuò]
[《集韻》倉各切,入鐸,清。]
(1)通“錯”。交错。
(2)通“措”。犹用。
在昔戎戈动,今来宇宙平。——唐朝· 太宗皇帝《还陕述怀》
道家奠灵简,自昔仰神仙。——唐朝· 明皇帝《送赵法师还蜀因名山奠简》
天步昔将开,商郊初欲践。——唐朝· 不详《郊庙歌辞 享隐太子庙乐章 凯安》
自昔有贤才,相逢不相识。——唐朝· 高适《自淇涉黄河途中作十三首 五》
兹山昔飞来,远自琅玡台。——唐朝· 徐浩《宝林寺作》
畴昔论诗蚤,光辉仗钺雄。——唐朝· 杜甫《遣闷奉呈严公二十韵》
此时蓬阁友,应念昔同衾。——唐朝· 钱起《夜雨寄寇校书》
昔人爱险闭层城,今人复爱闲江清。——唐朝· 张继《郢城西楼吟》
穷鳞遂蹭蹬,夙昔事罕存。——唐朝· 独孤及《丙戌岁正月出洛阳书怀》
昔赞神功启,今符圣祚延。——唐朝· 殷寅《玄元皇帝应角贺圣祚无疆》
梦入蓝桥,几点疏星映朱昔。——宋朝· 吴文英《荔枝香近·七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