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齿(古代把大齿称为“牙”,现在“牙”是齿的通称,亦称“牙齿”):牙垢。牙龈。牙碜。牙祭。
⒉ 像牙齿形状的东西:抽屉牙子。
⒊ 特指象牙:牙雕。
⒋ 旧时介绍买卖从中取利的人:牙商。牙行。
⒌ 姓。
详细词义
◎ 牙 yá
〈名〉
(1) (象形。金文字形,象上下牙齿交错形。“牙”是汉字的一个部首。本义:槽牙)
(2) 大牙,臼齿。古时,当唇者称齿,在辅车之后者称牙 [tooth]
牙,牡齿也。象上下相错之形。——《说文》
皮草齿牙。——《左传·隐公五年》。疏:“颔上大齿谓之牙。”
谁谓鼠无牙?何以穿我墉?——《诗·召南·行露》
(3) 又如:牙祭(旧指东家给伙计在每月初二、十六吃肉食);牙疼咒(牙疼誓。无关紧要的咒)
(4) 形状像齿的东西 [tooth-like thing]
檐牙高啄。——唐· 杜牧《阿房宫赋》
(5) 又如:狼牙山
(6) 特指象牙 [ivory]
牙旗缤纷。——班固《东京赋》。注:“古者天子出建大牙旗,竿上以象牙饰之。”
(7) 又如:牙樯(饰有象牙的桅杆);牙牌(骨牌。用象牙、竹、木或兽骨制的赌具,也用来占卜或娱乐。共三十二张,上面刻有点数);牙色(与象牙相似的淡黄颜色);牙梳(象牙梳子);牙章(象牙的印章)
(8) 买卖介绍人;经纪人 [broker]。如:牙郎(掮客;买卖双方的中间介绍人);牙媪(牙嫂。以介绍人口买卖为业,从中渔利的妇女,官媒);牙人(旧时居于买卖人双方之间,从中撮合,以获取佣金的人。又叫牙子,牙郎,牙侩)
(9) 古称军中长官住所 [headquarters]。如:牙将(古代中下级军官);牙门(长官前的牙旗);牙官(牙门官。武官)
(10) 萌芽 [bud;sprout;shoot]
霍氏有事萌牙。——《汉书·金日磾传》
繁愤未发,萌兆牙蘖。——《淮南子·俶真》
外之有徒,祸乃始牙。——《管子·版法》
(11) 通“伢”。孩童 [child]
唐且华颠以悟 秦, 甘罗童牙而报 赵。——《后汉书·崔駰传》
(12) 姓
记性变化
◎ 牙 yá
〈形〉
(1) 形容一个人聪明,敏捷,机警,灵巧,不好对付 [smart]。如:这孩子真牙
(2) 副贰,辅佐 [deputy;assistant]。如:牙将
[①][yá]
[《廣韻》五加切,平麻,疑。]
“雅3”的被通假字。
(1)指大牙,臼齿。古时,当唇者称齿,在辅车之后者称牙。
(2)牙齿的通称。
(3)咬。
(4)称形状像牙齿的器物。
(5)特指象牙。
(6)旗名。
(7)古称军中长官住所。
(8)扎营;驻军。
(9)古代官署的称呼。后多作“衙”。
(10)古代对西北少数民族王庭的称呼。
(11)指牙人或牙行。
(12)牡,雄性。
(13)牙板。始为象牙制,后多用檀木制。
(14)量词。绺。
(15)见“牙牙”。
(16)通“芽”。萌芽;萌生。
(17)通“芽”。植物的幼芽。
(18)通“伢”。小孩。参见“牙子”、“牙兒”。
(19)姓。见《通志·氏族四》。
[②][yà]
[《集韻》魚駕切,去禡,疑。]
车辋,车轮的外周部分。
金镫下山红粉晚,牙樯捩柁青楼远。——唐朝· 杜甫《清明》
背飞鹤子遗琼蕊,相趁凫雏入蒋牙。——唐朝· 杜甫《夔州歌十绝句 五》
对时先奏牙间将,次第天恩与节旄。——唐朝· 王建《田侍郎归镇 二》
自从齿牙缺,始慕舌为柔。——唐朝· 韩愈《赴江陵途中寄赠王二十补阙李十一拾遗李二十六员外翰林三学士》
静濯明妆有所奉,顾我未肯置齿牙。——唐朝· 韩愈《李花二首 二》
饥卧骨查牙,粗毛刺破花。——唐朝· 李贺《马诗二十三首 六》
齐向茅檐布爪牙,又疑汉高帝。——唐朝· 刘叉《冰柱》
泉嫩黄金涌,牙香紫璧裁。——唐朝· 杜牧《题茶山》
玉帐笼应匝,牙旗倚更禁。——唐朝· 吴融《三峰府内矮柏十韵》
比来降诞为官家,堪笑群胡赞佛牙。——唐朝· 杨德辉《嘲僧门祝辟支佛牙》
梦入蓝桥,几点疏星映朱牙。——宋朝· 吴文英《荔枝香近·七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