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长,延长:曼延。曼声而歌。
⒉ 美,柔美:曼妙。曼靡。曼辞。轻歌曼舞。
详细词义
◎ 曼 màn
〈形〉
(1) (形声。小篆字形,从又,冒声。又,手。从“又”与手的动作有关。本义:长)
(2) 同本义 [long-draw-out distant;prolonged]
曼,引也。——《说文》
孔曼且硕,万民是若。——《诗·鲁颂·閟宫》
韩娥因曼声哀哭。——《列子·汤问》
侯同曼声之歌。——《淮南子·泛论》
娥眉曼睩。长发曼鬋。——《楚辞·招魂》
曼寿。——《汉书·礼乐志》
曼辞以自解。——《汉书·司马迁传》
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楚辞·离骚》
曼声歌之。——清· 邵长蘅《青门剩稿》
(3) 又如:曼胡(无刃的长戟。一作镘胡);曼寿(长寿);曼啸(长啸);曼志(远大的志向);曼靡(形容乐声悠长而柔和);曼曼(形容距离远或时间长)
(4) 柔美;细润 [graceful]
秀曼都雅,一军惊视。——《新唐书·李光颜传》
(5) 又如:曼睇(媚视,美盼);曼颊(细嫩的面颊);曼丽(柔媚美丽);曼妙(美艳;柔美);曼帛(细腻精美的丝帛);曼理(细腻的肌肤)
记性变化
◎ 曼 màn
〈动〉
(1) 延长;拉长 [lengthen]
曼余目以流观兮。——《楚辞·九章·哀郢》
(2) 通“无”。没有 [not have;there is not]
行有之也,病曼之也。——《法言·五百》
(3) 通“蔓”。蔓延 [creep]
遂至延曼连州。——《汉书·王莽传下》
◎ 曼 màn
〈名〉
通“蛮”。古时对南方少数民族的泛称 [Man nationalities]
楚子诱 戎曼子杀之。——《公羊传·昭公十六年》
曼 (màn) 指柔美、柔情、曼妙、曼靡,用作人名意指柔美、漂亮、温柔、姿容曼妙之义;
[①][màn]
[《廣韻》無販切,去願,微。]
[《廣韻》母官切,平桓,明。]
(1)长;远。
(2)延长;拉长。
(3)细润;柔美。
(4)狂突。
(5)无。
(6)副词。表否定。不;不要。
(7)通“鏝”。涂饰;涂抹。
(8)通“縵”。没有花纹的丝织品。参见“曼胡纓”。
(9)通“萬”。古代的一种列队舞蹈。
(10)后多作“饅”。参见“曼頭”。
(11)姓。见宋邓名世《古今姓氏书辩证·愿》。
[②][màn]
[《集韻》莫半切,去换,明。]
见“曼2衍”。
[③][màn]
[《集韻》母伴切,上緩,明。]
见“曼3漶”。
蛾眉曼脸倾城国,鸣环动佩新相识。——唐朝· 刘方平《相和歌辞 栖乌曲二首 一》
云和曲中为曼声,玉梯不得蹈。——唐朝· 毕耀《情人玉清歌》
文袿映束素,香黛宜{目曼}绿。——唐朝· 权德舆《杂诗五首 四》
长卿牢落悲空舍,曼倩诙谐取自容。——唐朝· 李贺《南园十三首 七》
偷须防曼倩,惜莫掷安仁。——唐朝· 白居易《与沈杨二舍人合老同食敕赐樱桃玩物感恩因成十四韵》
老信相如渴,贫忧曼倩饥。——唐朝· 许浑《早秋三首 二》
净名方丈虽然病,曼倩年涯未有多。——唐朝· 褚载《句》
曼倩三冬,陈思七步。——唐朝· 李瀚《蒙求》
俚歌声靡曼,-98-秫酒味温醇。——唐朝· 丁儒《归闲诗二十韵》
偶逢曼倩巧言词,不觉投花忽相许。——唐朝· 李涉《赠苏小》
梦入蓝桥,几点疏星映朱曼。——宋朝· 吴文英《荔枝香近·七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