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一年的第三季:秋季。秋景。秋水(喻人的眼睛,多指女子的)。秋波(喻美女的眼睛)。三秋(a.指秋收、秋耕、秋播;b.指三年)。秋高气爽。
⒉ 庄稼成熟的时期:麦秋。
⒊ 指一年:千秋万代。
⒋ 指某个时期(多指不好的)。多事之秋。
⒌ 姓。
⒍ 一种运动和游戏用具称“秋千”。
详细词义
◎ 秋
秌、穐 qiū
〈名〉
(1) (象形。甲骨文字形为蟋蟀形,虫以鸣秋,借以表达“秋天”的概念。另一写法,是蟋蟀形下加“火”字,表示秋天禾谷熟,似火灼。籀文又添加“禾”旁。本义:收成,成熟的庄稼)
(2) 同本义 [harvest;mature]
秋,禾谷熟也。——《说文》
秋为白藏。又,秋为收成。——《尔雅》
秋者,少阴之选也。——《春秋繁露·官制象无篇》
百谷名以其初生为春,熟为秋,故麦以孟夏为秋。——《月令章句》
处处田畴尽有秋。——宋· 范成大《颜桥道中》
收过了秋,天气一凉,病就重起来。——赵树理《福贵》
(3) 又如:麦秋(收割麦子的时候);秋麦(成熟的禾稼);秋禾(秋熟的谷物);秋成(指秋天成熟的庄稼);秋苗(也称秋税。官府征收的秋熟谷物赋税);秋实(秋季成熟的谷物及果实);秋登(秋季谷物成熟)
(4) 秋季 [autumn]。四季中的第三季,即八月、九月和十月这三个月
秋以为期。——《诗·卫风·氓》
发迹入四明,梯空上秋旻。——韩愈《送惠师》
(5) 又如:秋场(秋试。明清科举考试制度,每三年的秋季,在各省省城举行乡试,中试者为举人);秋狝冬狩(秋天打猎称“秋狝”,冬天打猎叫“冬狩”);秋粮(秋季征收的田赋);秋荐(秋场);秋零(秋气肃杀,景物凋零);秋叶(秋天的落叶);秋严(秋气肃杀);秋黄(草木至秋而枯黄,亦指秋天枯黄的草木)
(6) 年 [year]
上与梁王燕饮,尝从容言曰:“千秋万岁后将传于王。”——《史记》
(7) 指某一时期、某一时刻 [period of time]
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诸葛亮《出师表》
效命之秋。——《史记·魏公子列传》
不问之秋。——明· 李渔《闲情偶寄·种植部》
(8) 又如:千秋(很长久的时间);秋丁(旧时农历八月第一个丁日是祭祀孔子的日子)
(9) 姓
记性变化
◎ 秋 qiū
〈形〉
(1) 悲愁 [sad]
秋之为言愁也。——《礼记·乡饮酒义》
(2) 又如:秋士(愁士,不得意的士子)
(3) 奔腾的样子 [gallopping]。如:秋秋(飞舞、奔腾的样子)
(4) 喻容颜衰老 [old and feeble]
胡未灭,鬓先秋。——陆游《诉衷情》
但恐光景晚,宿昔成秋颜。——李白《春日独酌》
(5) 又如:秋娘(泛指年老色衰的妇女);秋眉(衰白眉毛);秋鬓(衰白的鬓发);秋颜(衰老的容颜)
(6) 在五行中属金,方位属西方,在乐为商,在色为白 [west]。如:秋方(西方);秋官(传说中五官之一,属白云,掌五行之金);秋陆(指西方)
(7) 古以五色、五行配四时,秋为金,其色白,故指白色 [white]
春容舍我去,秋发已衰改。——李白《古诗五十九首》
(8) 又如:秋容(指白海棠);秋鬓(苍白的鬓发);秋霜(喻白发);秋糯(雪白的糯米);秋练(洁白的丝绢)
(9) 秋主肃杀,古因称与律令刑狱有关之事为秋 [legal]。如:秋曹(刑部的别称);秋宪(指司法、监察官员及官署;刑法)
秋 (qiū) 指秋天、秋季、秋收、收获,用作人名意指成熟稳重、收获、成功之义;
[①][qiū]
[《廣韻》七由切,平尤,清。]
亦作“秌1”。亦作“龝1”。
(1)禾谷熟。
(2)引申指各种作物成熟。
(3)收成;收获。
(4)破败;萧条。
(5)指一个季度,三个月的时间。
(6)秋季。
(7)指秋天成熟的庄稼。
(8)一年的时间。
(9)指某一时期、某一时刻。
(10)飞翔貌。
(11)古以五色、五行配四时,秋为金,其色白,故指白色。
(12)古以四方配四时,西为秋,因以秋指西方。参见“秋方”。
(13)古以五音配四时,商为秋,因以秋指商声。
(14)秋主肃杀,古因称与律令刑狱有关之事为秋。参见“秋曹”、“秋憲”。
(15)通“萩”。
(16)“鞦”的简化字。
(17)姓。近代有秋瑾。
爽气浮丹阙,秋光澹紫宫。——唐朝· 太宗皇帝《秋日即目》
下视秋涛空渺弥,旧处鱼龙皆细物。——唐朝· 僧齐己《相和歌辞 善哉行》
闲揲舞衣归未得,夜来砧杵六宫秋。——唐朝· 刘驾《相和歌辞 长门怨》
由来咏团扇,今与值秋风。——唐朝· 皇甫冉《相和歌辞 倢伃怨》
心计析秋毫,摇钩侔悬衡。——唐朝· 刘禹锡《相和歌辞 贾客词》
秋日边马思,武夫不遑宁。——唐朝· 鲍溶《琴曲歌辞 秋思二首 一》
霜满中庭月过楼,金尊玉柱对清秋。——唐朝· 令狐楚《杂曲歌辞 少年行四首 四》
晚色寒芜远,秋声候雁多。——唐朝· 皇甫曾《送郑秀才贡举》
飘飖经远道,客思满穷秋。——唐朝· 高适《涟上别王秀才》
南风作秋声,杀气薄炎炽。——唐朝· 杜甫《送从弟亚赴安西判官》
梦入蓝桥,几点疏星映朱秋。——宋朝· 吴文英《荔枝香近·七夕》